2022-04-18 12:49:10 来源: 腾讯网
近日,深圳市政协邀请校长、心理和教育专家等8名市政协委员展开“深聊”。南都记者赵炎雄 摄
4月8日起,深圳中小学生(除高三外)陆续返校,结束了长达1个多月的“网课”生涯,重新回到校园线下教学,有网友调侃这或是“最短学期”。这几日,“神兽”们被成功“投送”陆续返校的话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南都在此前的调查报道中发现,面对开学返校,家长们在感到减负的同时也有不少担忧:校园防疫工作如何开展?教学进度能否“无缝衔接”?孩子们怎样更好地重新适应校园生活?可事实上,要担忧的不仅是家长,学校和教职员工们也面临守住校园疫情防控底线、做好线下教学等挑战。
在刚刚结束的深圳两会上,这些问题也受到了政协委员们的关注。为此,深圳市政协近日举办了从“云上学期”到“云下学期”返校专题深聊会,邀请多名校长、心理和教育专家、防疫专家和学生家长共计8名市政协委员围绕开学返校相关话题展开“深聊”。
网课效率难把控?
家长应理解孩子,不跟孩子发生冲突
市政协委员、深圳北大深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居学成是一名12岁六年级学生的家长,对这一话题深有感触。他谈道,网课期间孩子的上课效率确实不好把控。“PAD放在桌上开着网课,人上着上着躺倒床上刷起了手机。”居学成感到无奈但也理解孩子的难处,一个12岁精力旺盛的男孩子天天关在家里也很憋屈。
开学前,福田区专门组织了线上网课,请来教育专家和家长们作交流,其中一项就提到家长要尽可能理解孩子。“不跟孩子发生冲突,理解甚至是默许他一些出格的行为。”居学成说,所以看到孩子没有好好上网课时,也不会过于责备,而是用调侃打趣的方式跟他沟通。
孩子们渴望返校的愿望也都十分强烈。居学成说,儿子为了满足返校条件,每天都积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外地的亲戚邀请他过去暂住,也被孩子婉拒,“他说我不去,我要去上学。”作为学生家长,也尽可能配合孩子做好返校前的相关工作,哪怕对工作生活有些影响,但也坚持做到两点一线。
如何做好校园疫情防控?
学生及家人要按要求做好防控,与学校共守疫情防控底线
为迎接师生返校,学校如何落实返校政策和校园防疫工作,又有哪些重点和难点?深聊会上,3位来自高校、中小学和学前教育领域的委员分享了观点。
市政协委员、深圳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罗德超关注学校、家庭如何做好科学防疫这一话题。他表示,比如一个班级班主任老师的责任重大,需要配合掌握学生健康情况、同住人健康情况以及行程轨迹等信息,工作量不小。
此外,学生家长需要提交信息如实申报的承诺书,还要按照要求共同做好家庭成员的疫情防控。“承诺书抵挡不了病毒”。罗德超认为,这其中,如何家校协作做好科学防疫就显得十分重要。
市政协委员、深圳教育幼儿园园长王翔介绍,开学前幼儿园从组织、人员、设备、应急、生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准备。“包括实操演练,比如说孩子出现了发烧、有流调密接、有可疑病例甚至是有确诊的情况下,所有的流程进行演练,每一个人都清楚要做什么、如何应对。”
防疫工作有指引规范和标准,相对容易落实。在王翔看来,家长小朋友能否自觉遵守规定和配合就显得十分关键。“就算学校里闭环工作再好,校外仍然很难把控。”王翔说,开学前她专门线上跟家长交流培训,呼吁家长指导孩子戴好口罩、勤洗手、坚持两点一线、少去人群集聚的公共场合,与学校共同守住校园疫情防控的底线。
校园突发事件家长如何配合?
呼吁加强对家长的应急培训,让其知晓相关流程和事项
应对开学返校,学校进行了大量的演练和准备,规范化的流程能够有效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市政协委员、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贾建国建议,应急预案中关于学校、卫健等部门的做法已有了详尽的指引,对家长的应急培训可以做些补充完备。
一旦孩子在校园出现特殊情况,家长们应如何配合可以增加一些具体的流程指引,如家长可不可以到学校(幼儿园)陪伴孩子,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家长要配合做什么物品、心理上的准备?是回家还是在工作岗位上等待学校或疾控部门安排?
贾建国表示,希望能够让家长预先知晓突发事件处置的相关流程和事项,做好心理建设,避免事先不知晓,临时通知造成恐慌。
教学进度能否“无缝衔接”?
学校要查漏补缺,多方式帮助学生赶回进度
结束了长达1个多月的“网课”生涯,重新回到线下教学。相当一部分家长忧虑,教学进度能否“无缝衔接”,学业成绩如何保证?
在4月6日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专门对这些问题进行回应,学生从居家学习转为返校学习,需要一个过渡期和适应期。为此,市教育局专门制订了关于返校复课教育教学安排的指导意见,要求学校做好课程计划、教学内容等各方面的过渡衔接。
针对不同的孩子,接受线上教学的质量必然是不一样的。复学后如何确保孩子们回到同一起跑线上?市政协委员、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校长罗灿表示,学校针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生,要进行能够满足基于个性要求的梳理归纳、查漏补缺、总结复习,做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衔接,学校优化教学安排,可以综合分析年级、班级的整体学习情况,找出线上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化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共性问题进行讲解、集中解决,可以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对个性化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逐步解决,通过个性化定制帮助学生学懂弄通,做到分层、分类、分级点对点梳理知识体系,提升关键能力,增进学科素养。希望孩子们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疫情之中重获秩序感和安全感,重新走进正常生活和学习中。
实际上,线上教学的模式在过去3年中已有不少的尝试,贾建国认为线上教学的成果值得肯定。针对不同学生前期在线学习的情况,他也建议可以考虑开学后,利用课后服务的一段时间帮助有需要的学生把相关课程内容补上来,既针对性解决学生学习问题,也缓解部分家长的焦虑心理,“特别是一些前后关系紧密的学科,如果前面落下了,继续讲新课后面可能会遇到一定困难。”
校园疫情防控有哪些细节要重点关注?
学生应避免在校园门口集聚,十大症状及时询问
开学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还有哪些细节需要重点关注?来自医疗领域的委员们也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南山区妇幼保健院院长张敏表示,开学后学生们进入校园前要进行健康信息的核验等工作,而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集聚的风险。她建议学校要做好分区域、提前核验信息的工作,避免学生、家长和行人在校门口的集聚。此外,她认为学生用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送餐、分餐制,避免学生们在食堂集聚。
市政协委员、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罗伟香提出,留意自身是否出现新冠肺炎十大症状是发现异常的重要途径。她建议学校可以把十大症状的内容制作成图表张贴在每个班级中,最为重要的是由老师每天询问,帮助学生们自查,做到尽早发现、尽早处置。此外,孩子天性好动,要避免扎堆玩耍,注意时刻提醒口罩的正确佩戴和及时洗手。
作为本次深聊会的主持人,市政协委员、深圳市社会心理服务协会副会长张小梨表示,这次会议聊出了深度、聊出了共识。有学校的负责人当场采纳了十大症状制图张贴、每日询问的建议,表示将会在学校里推广。
张小梨总结会上的3个重点问题,加强对家长的应急培训、帮助接受度低的学生赶回学业进度以及学生家长要积极配合防疫规定。他表示,与会委员可以在会后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也可通过形成社情民意的形式,为有关部门决策部署、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采写:南都记者 程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