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三十年前的小南小学上课的钟声能够传遍整个大队!

2022-04-16 14:46:59 来源: 腾讯网

三十年前的小南小学上课的钟声能够传遍整个大队,每天我都要徒步1.5公里左右到学校,早晨踏着带着露珠的小草,迎着明晃晃的大太阳,而中午则要走回来吃午饭,午饭过后的脑袋就有些昏沉,但是还不到放松的时间,下午上课铃总会准时响起,每次学校领导总会站在我们进教室的必经之处捉迟到的学生,捉住了,脑袋上就免不了多出几个柳条子抽出来的疙瘩。

小南小学的钟

年级低的时候,记忆中每次上学都跟队里大点的孩子一道,路上有恶犬且有恶人阻道,印象最深的就是有次放学的时候贪玩,把春霞大姐买的海绵包的软文具盒掉到六队旁边的鱼塘里了,塘边还挺陡的,因为不会水,试探了几次,最终也没敢下去摸,为什么难忘,我想那是因为不甘心吧。而到了四五年级的时候,上学就有了交通工具,那是我爸妈结婚时买的一部从地主家不知道转了几手的自行车,比二八大杠还要大上一号,重上不少,基本上摔倒了,我一个人是扶不起来的,后来没有办法,父亲就把后座给拆了,变成了一辆:“秃驴”,就那样,每天骑着上下学,都是前呼后拥地跟着一堆小屁孩。学车的时候印象非常深的一件事就是,开始的时候母亲在车后面帮着扶着学,可能是劳累一天太过疲乏,就想出个偷懒的办法来,后轮两边绑上两根扁担作为支撑,结果发现那根本毫无用途。差不多练到能骑的份上,越骑越是兴奋,天黑了还在加紧练习,二明爷家在路上挖了一条放水的沟,结果,一个马失前蹄,把我摔在地上,半天没喘得上来气,后来在别人的搀扶下才勉强地爬起来。

苏联自行车

当年放映过一部斧头帮的电影,具体的情节记不清了,在那之后,我们几乎是人手一把小斧头,上学就揣在帆布书包里,现在想想当年估计也是哪个敏感的商家捕捉到了这个商机,原本小斧子的销路并不好,砍柴劈木的根本派不上用场,而转变一下观念,让它变成儿童玩具,却是出了奇的畅销。类似的场景也就有着一部:《戏说乾隆》让人人自称:“四爷”,人手一把折扇的商业延续。一部:《乌龙山剿匪记》让人人变成榜爷,小盒枪变成了小店里的抢手货。

于是乎,手持小斧头的就在校园里组成了一个斧头帮,主要以学校南边的孩子为主,而我们一方面为了自保,另一方面为了彰显学校北方的武力值,每个人都去选一根拇指粗的柳条子,用小刀修得溜滑,底下留一段齐齐的皮,做抓手。每到傍晚放学时分,前面干涸的妇女河河床内,总是烟尘滚滚,黄沙阵阵,两个帮派在里面往来冲杀!

小河

尹同学,鼻涕一直流到小学毕业,拖到后来把人中两侧都泡烂了,他却有着一双异于常人的能手,靠着这双手,硬生生地把教室后面的砖墙掏个大洞出来,上课也能从那个洞钻进爬出。后面的小河到了枯水期,当中只有一点点水,弹跳好点的同学就从那个洞钻出去,从小河一跃而过,可以到后面的庄上摘桃偷杏,愉快地玩耍了。

汪同学,按辈分我要称一声二叔,当时和我是死党,脾气不温不火,衣服也不考究,夏天总是一双大人穿烂了的大拖鞋,为此,没少挨老师的批,现在回想一下,当时还真的是:实力不允许的无奈之举。每天课间或放学,我俩总是要把校园巡视一番,主要的是想看看两个低年级的妹妹有没有受人欺负,一旦发现异常状况,那么就约上一句:放学别走。特别尬的一次,有个孩子欺负人,于是上去就是一飞脚,哪曾想,一脚踢空,自己却摔了个仰八叉。

小南小学教室

小学毕业的时候,大家各奔东西,有些人可能今生再也无法谋面,哪曾想三十年后,在常州通过吴同学才又找到了汪同学,那时我几乎天天往返常州电脑城,没想到他就在我的必经之地,常州主干道和平路旁边的小毛里做厨师,谁知道机会说来就来,小毛面馆得到通知,说是要修地铁,拆迁在即,于是通过自己常州人的根基进行运作,很快就找到了原址南边路口的一个店面,而老店因为还剩六个月的期限便要拆迁,于是卖个人情转给了汪同学,结果鬼使神差一般,半道突然又不需要拆迁了,于是我同学就借着这个风水宝地,在常州牢牢地扎下了根!去年,又将北边的一个铺子收了,扩展了一个李胖饭店出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生总是有太多的惊喜,当年为了两块钱的学费被老师赶出教室的汪同学,现在再也不用穿那双破拖鞋了。

前两年返乡过清明的时候,再次探望小南小学,已经荒凉到门可罗雀的境地,曾经人声鼎沸的校园,现如今一到六年级只剩下十几个留守儿童,稍微有点能力的,要么在镇上,要么去了县城里。当年教过我们的老师,好多已离开人世,唯一还坚守在校园里的,只剩下当年那几棵老松树。

教室

2022-4.16 翟中松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