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2 19:52:20 来源: 腾讯网
俞敏洪, 1962年10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从农村小伙到如今家喻户晓的大人物,从一无所有到现在家缠万贯,从一个人的补习班发展为分店遍布全球,再到如今悄然退场,他传奇的一生,震撼了我很久很久。
2019年,俞敏洪写下了这本书,可那时候的他,怎么会想到自己真的走在了崩溃的边缘上呢?
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一个人的成功,前方虽布满荆棘,当你跨越了那座山,会有鲜花为你盛开。
坠入谷底,也要努力爬起来
在北大教书虽轻松,但工资低,无法支持他留学的愿望,于是萌发自己挣钱的想法。一开始参与培训机构的托福、GRE课程的教学工作。后来,他又觉得参加培训班教学还不如自己开培训班来钱更快,于是便在北大成立了一个托福培训班。
好景不长,因和校办培训抢生源,被记过处分,被通报了整整一个月。哪怕优秀,有了处分,分房子轮不到他,出国进修,轮不到他,生活没了保证,一下子坠入了谷底。
绝望过后的他迅速调整状态,与其颓废下去,不如自己赚钱出国读书。于是做出了个大胆决定:离开北大,寻找更加广阔的天空。
人在低谷时,总会心慌意乱,迷茫失措。可是,千万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越是艰难的时刻,越要坚强,调整心态,振作起来。
待在谷底时,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认准一个方向,努力地往上爬,总会走出困境。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做出改变。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离开北大以后,他创办了补习班,一间20平方米漏雨的破房子,还要拐十八道弯才能进去。学生来到了门口都要跑,担心是欺骗。
招生成为一大难题,到处贴广告,效果甚微,根本凑不了一个班。
于是灵机一闪,招不到学生,就尝试开讲座、免费活动、录制磁带、免费提供出国咨询,吸引大家,这样一来,大家渐渐认识了俞敏洪。从几十人的小班到几百人的大班,讲课的地方从小学操场搬到了学校的教室。
失去了不可怕,它最终会以另一种回到你身边。
当新东方慢慢进入正轨,开始面临师资不足的困境,出于对学生的负责,宁愿拒绝学生也不让不及格的老师走进课堂。于是便开始大力量培训优秀老师,解决这个难题。曾有位老师天真以为自己不可替代,向俞敏洪漫天要价,最终遭到拒绝,把他轰走。
人总要有自己的天地,为了拥有自己的培训天地,他迎难而上,克服种种困难,1993年11月16日,拿到了许可证,成了新东方真正的开始。尽管那一天狂风大作,却是他心中最温暖的一天。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东方因时势做出各种改变,哪怕在美国上市了,依旧保持初心,用心服务好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
《论语》中有这么一句:“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想一夜成功的人,最终无一例外,把自己逼上了绝路。做人,目光不能只是看到当下,计较当下的得失。
真正大格局的人,目光长远,从不会因一时的得失,而违背自己的良心。真正成功的人,是在努力往上爬的时候,依然能够守住内心的底线和良知。
退场时,不忘予人温暖
在书中俞敏洪说道:“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把它跟你的理想和价值观连在一起。”
教育的改革,让他在一夜之间,新东方市值缩水2300亿港元,预计裁员4万人,教学点退场约1500个。可他并没有恐慌,而是做出了三个决定:1、对于已经缴费的家长,承诺无条件的退款;2、对于报名后未开课的学生的退费要求,无条件给予退款;3、将73366套课桌椅全部无偿捐出。
陷入困境,第一时间并非想着自己以后怎么办,而是心系学生,心系社会,把新东方的“贴身衣物”送给有需要的人。因为他知道,在世界某个角落,他们更加需要这份温暖。
他虽是鼎鼎有名的企业家,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实实在在的教育家。
人的这一生,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当困难成为生命的日常,当崩溃成为人生的常态,希望我们都能向俞敏洪一样:不忘记自己最开始的初心,在想办法自救的同时,也愿伸手拉一拉需要帮助的人。
愿你我,走在崩溃的边缘时,心中仍有一份善良与坦荡。在登上山顶之时,也不忘心怀宽容和仁慈,对他人,传递出一份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