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2 12:57:42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前不久的一个放学时段,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4岁半女童在小区内道路遭轿车碾压后不幸离世。不久前,北京市通州区也发生了一起女童被车辆碾压身亡的事故。不到一个月发生两起幼童伤亡事故,均因出现在城市小区内而受到关注。
学校周边尤其是学校门口的交通问题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难点,也是交通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校门口的“堵点”如何疏通?到底存在哪些难题?各地又是如何破解的?记者深入北京、广东、浙江、湖北等地进行了深入调查。
现场:校门添堵是学校的“心病”
记者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事故发生小区,发现小区内多条人行道上均有汽车停靠。而一所小学就坐落在小区内,上下学期间,一些学生在小区车道上穿梭,汽车驶过时险象环生。调查发现,该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停车位紧张,人车抢道矛盾突出。
“以前,老师如果不提前到校,进校门都难。”校门口曾经的拥堵,让深圳市龙华区龙澜学校校长助理祝铨云记忆犹新。校门口两车道的桔坑路,是附近三个村出入交通要道,每到上学、放学时段,校门口就容易出现交通拥堵。学校对面的物流中心,常有卡车出入,校门口的交通安全曾是家长和学校的“心病”。
“校园周边特别是校门口通常是交通拥堵的‘灾区’,上下学期间尤甚。这是长期困扰学校和家长的操心事、烦心事。”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科室主任朱智广调研发现,一些老城区道路狭窄,校园周边预留空间逼仄。新城区尽管交通便利,但车流量一般较大,上下学和上下班时间重叠,交通安全隐患陡然增加。
对策:“一校一策”为学校疏堵
近年来,广东、湖北、浙江、北京等地创新精细化管理模式,“一校一策”量体裁衣制定针对性治理措施,对上下学期间的校园及周边综治环境进行整改,守护校门口的安全。
2021年,湖北省宜都市教育局启动“宁静校园”建设,推出“车共体+校园”建设,将城区公建停车场、路边车位、机关事业单位及住宅小区车位进行资源整合,让城区学校教师能错时共享。
2022年,浙江省衢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牵头制定“一校一策”融警务方案,在柯城区、衢江区16所学校试点“一校一策”融警务交通治理工作。公安交警、教育、学校等部门联合成立“一校一策”融警务工作推进小组,每所学校组建支队、大队、中队、学校、社区5人工作小组,全面推进、常态落实“一校一策”融警务工作,并把此项工作纳入“扬三能·提两专”交警中队长“赛马”擂台赛,邀请交警、教育、广电等部门人员担任评委,对全市首批16所学校的“一校一策”综合治理成果一一“比晾晒”。
近日,北京市教委等三部门发布《2022年北京市中小学校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将本市所有存在交通拥堵问题的学校,全部纳入治理范围,将在校生人数2000人以上的72所学校纳入重点监测考评名单。72所重点监测考评学校和其他交通问题突出的治理重点校,制定“一校一策”治理方案。
除了加强自身服务,法律法规上的硬核举措更是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全国已有10个省份和6个地市出台了校园安全条例。其中,广东、甘肃和武汉等地方性立法还专设“校园周边安全”章节,明确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的职责分工、主要举措等,为依法治理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提供法律依据。
建议:需警校家社协同筑牢屏障
“从长远看,既有学校规划或周边道路规划建设不够科学合理的因素,也有综合治理不够精细,以及历史遗留等问题。”朱智广表示,为校园周边安全提供可靠保障,要善用法治思维,利用综治手段,依症施治、疏堵结合。
“在时间、空间、区间管理上要更加精细化。”朱智广建议,学校放假开学、学生上下学期间,必要情况下,公安机关应在校门一定范围内安排警力或交通协管员。开发手机等应用程序,方便家长提前预约接送时间段,以智能化带动精细化管理。
衢州市教育局安监处处长程贵山说,学校要科学制定错时错峰上下学接送方案,有效避免因规模大、课后延时托管服务与下班高峰高度重合等原因造成的人员和车辆聚集问题。
不少学校管理者坦言,政府有关部门要聚焦校园交通安全的痛点难点堵点,“一校一案”,结合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状况,制定针对性“微改造”措施。比如,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改造,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人行道或立体过街通道,在校门口划定网格线禁停区等。做好校园外围环境的提升改造,注意设置接送区、缓冲区,在缓冲区边缘加装防撞墩、防撞护栏等。
还有教育部门的管理者着眼于长远提出,校车定时、定点、定线路接送学生,在缓解上学放学时交通拥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专用校车精准接送护航学生求学路,极大程度缓解了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的压力。
“治理校园交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啃下这块‘硬骨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家长和学校的努力。”朱智广说,通过学校、家长或社区志愿者、护学岗民警交警等共同保护,共筑一道“从家门到校门”无缝衔接的安全屏障。(记者 禹跃昆 刘盾 蒋亦丰 程墨 施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