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8 10:49:59 来源: 腾讯网
有规划不动工,有校舍难投用:小区配建学校,家长等得心焦
半月谈记者 向定杰
近年来,一片片城市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卖房时宣传的配建学校在有的地方却无法落地。半月谈记者在贵州省贵阳市调研发现,部分新建小区虽有配建教育设施的规划,却迟迟不见动工;有的虽已建起学校,却一直没能交付使用;出台的一些政策规定,执行时也出现“悬空”“打折扣”现象。
上学难困扰家长 刘军喜 摄
冲着学校买房,拖了几年还是荒地
一到开学季,对生活在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乐湾国际城的一些业主来说,小孩上学的问题就让人头疼。“自2015年买房至今,承诺配套的公立学校不知道在哪里。当初买房就是为了小孩有书读,现在远远望去,学校的规划用地还是一片荒地”“附近虽然有私立学校,但一年费用五六万元,普通家庭根本读不起。公立学校离小区太远,家里没车,实在不方便”……
多名业主表示,当初购买时,该项目宣传楼盘配套优质教育资源,广告上明确:政府公办教育,业主专享;九年制公立学校,2019年9月开学。时至今日,不仅学校没有建起来,就连房子有的都没交付。
为什么迟迟无法按期完工?开发商一名负责人解释,一是他们与原来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存在工程结算纠纷,二是企业资金链出了问题。不过这两方面难题都已逐步解决,项目正陆续复工。
乌当区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项目内确有九年制公立学校用地规划,包括24班制小学和30班制初中。他们将积极协调规划、住建部门督促开发商尽快完善配套学校相关手续,争取早日建成开学。
近年来,全国多地制定的有关文件均提出,配建学校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实现业主交房入住时,子女就能有学上。
“说是这么说,实际执行很困难。”贵阳市住建系统一名负责房地产市场监管的干部表示,目前许多城市都是让开发商代建教育配套设施,即在土地招拍挂环节就将开发商代建、建成后无偿移交教育部门纳入招拍挂条件。随着楼市行情逐渐退烧,一些企业执行起来面临困难。
眼看已经建成,却长期闲置不投用
从婚前到婚后,再到怀孕生小孩,住在贵阳市万科云岩大都会的杨嘉(化名)眼看家门口修起了幼儿园,却没法让3岁的孩子就近上学。“总是说还没验收移交。”她多次在网上留言咨询,虽得到了官方答复,但问题没有解决。
针对该区域业主的投诉,云岩区教育局回应称,这所幼儿园主体工程已完成,但未取得规划认可文件,不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待企业竣工验收后,他们将按照计划收回,设立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从建成到正式招生办学,漫长的等待让不少家长焦心不已。当地普天中央国际项目的业主也反映,楼盘配套的幼儿园陷入停滞状态。对此,云岩区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说,经现场核实,幼儿园已基本建设完成,但装修收尾及设备安装还尚未完成,无法移交。
“修完了还得装修、安装设备,才能移交。交给地方教育局的时候,桌子板凳都得有,第二天老师就可以来上课。”一位住建系统负责人表示,配建学校,企业的负担确实不轻。
业内人士估算,修一所18班小学,仅建设费用就要上千万元,这还不包括购置课桌椅、多媒体、体育器械等设备的费用。建设中学的费用更是数倍于小学,如果是一所60班规模的寄宿制高中,费用至少上亿。此外,师资等教育资源有限和小区入住率不高等问题,也让学校开办存在困难。
“受各种条件的牵制,我们在整个过程中也有些被动。”当地教育部门一名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很难制约找理由拖延的开发商。即使学校移交了,生源和教育资源统筹调配也牵涉各方需求,如果矛盾出现,最终都是压到他们头上。
奔着问题抓,盯着问题改
城市小区教育设施配建不到位、移交不到位、使用不到位等问题由来已久,贵阳的情况并不特殊。落实配建学校政策已迫在眉睫,亟待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担当作为。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2014年,贵阳出台了关于新建改建居住区教育配套设施建设管理规定(暂行)。然而次年,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发现,这竟是“一纸空文”。究其原因,文件规定的贵阳市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综合管理领导小组没有成立,导致一些部门无法开展工作,落实相关要求更无从谈起。受访人士建议,地方政府应加强统筹协调,自然资源与规划、住建、教育等相关部门要主动认领责任。
——强化督导监管,严格落实处罚。半月谈记者查阅多地政策规定发现,对开发商不按规定建校如何处罚已经“有法可依”,包括住建部门不予办理商品住房交付使用备案手续,对后续开发项目不予支持等。然而受访群众认为,政府部门对房地产开发商的执法监管力度有待加大,包括应进一步规范和改进教育设施代建制度,持续对开发商进行督促。
——强化要素保障,加大投入力度。贵阳市某区委书记介绍,按照“十五分钟生活圈”要求,他们正着力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全区学前教育公办率58.04%,新扩建学校等教育公共支出连续多年占区财政支出30%以上。一些干部认为,地方政府对完善新建改建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责无旁贷,需在用地指标、资金投入、人员配备等方面想方设法给予支持,确保建成一所、受益一片。同时,也要通过规范引导市场化办学等方式,助力解决学位短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
(刊于《半月谈》202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