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5 21:38:59 来源: 腾讯网
2021年中央美术学院共有毕业生1224人。其中,本科毕业生80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5.5%;硕士生362人,占29.6%;博士毕业生60人,占4.9%。毕业生中男生总人数仅433人,占比35.4%,女生人数规模接近男生的2倍,达到791人,占比64.6%。
中央美院已经是中国最好的艺术院校,这一千多好的毕业生都去了哪里呢?
事实是,即使你考上了最好的艺术院校,毕业之后依旧有52%的人选择了自由职业,到底什么是自由职业,我专门百度了一下。
自由职业就是社会化用工模式下的产物,社会化用工模式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新型用工模式,其平等合作、时间自由的特点,是当下职场人转型自由职业的最好选择之一。自由职业特指摆脱了企业与公司的制辖,自己管理自己,以个体劳动为主的一种职业,譬如律师、自由撰稿人、独立的演员歌手。
所以自由职业者是不是也是两亿灵活就业群体的一部分呢?或者所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室的个人创业者也应该属于这个群体。
而且有12%的毕业生的年收入在三万以下,有将近一半的群体年收入在十万以下,可能我们觉得毕竟中国还有六亿人月收入不到一千块钱,但是你要知道这事中国最好的艺术院校的毕业生,那其他的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待遇只能是更差。
所以千万不要上了一所名校,好像就业的问题就解决了,就业和你能不能上名校有关系,但是关系基本也不大。很多培训机构每次拿升学作为一个噱头去做招生的时候,我都替他们感到紧张,为什么?因为很多人有意无意的忽视了大学毕业之后的就业情况。
目前艺术类招生位居所有专业中第三位,仅次于工科与管理,每年报考的考生大约100余万。为什么这么多?考生大多数是为利用高考文化课要求低,而高校,则因为学费高,自主权高等种种原因,也喜欢大搞艺术专业,于是造成了全世界罕见的现象,艺术专业“供销两旺”。但从社会需求角度看,无论在那个国家,那个发展阶段,艺术专业不可能有好的就业去向。
我们从中央美术学院2021年就业报告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残酷的现实!
从毕业去向来看,本科毕业生以自由职业(52.00%)为主,国内升学(21.07%)次之;硕士毕业生以自由职业(43.92%)为主;
去向行业上,教育业(33.6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5.2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8.14%)是毕业生流向人数最多的前三个行业。显然,最好的去处是继续教更多的孩子学艺术继续考艺术,这也几乎是很多地方艺术院校毕业生的特点:去培训班继续培养更多的艺术考生。
薪酬待遇上:本科生税前起步年薪32.79%的分布在 5—10 万元,占比最高;3万以下的竟然也占了11.48%,3-5万的1.46%,也就是说,在中国最顶尖的这所艺术院校,本科生45.91%的学生年薪在10万以下。年薪在10-15万的占26.23%。
所以在2021年,国家再次提高了艺术考生的文化课要求(3年后实施),并提出逐步压缩高校艺术专业培养规模,也是迫使一些孩子放弃这个方向。
然而,目前社会上的艺术类培训机构的从业者,都是过往的时代走出来的群体,到底有多少人是因为对于艺术的热爱和天赋而走上了现在的这条道路。实际上也并不会去关注所谓的最终就业的情况。
而长期以来的“重成绩,轻能力”的认识造成了目前艺术培训机构的从业者存在着极为明显的能力短板。
比如,算账永远是算不清楚的。
比如,永远觉得自己就是最好的。
比如,“战绩”就是最有说服力的竞争优势。
比如,专业就是一切。
比如,我会跳舞会画画,但是我就是不愿意跟家长多说一句话。
比如,只要感觉好就是真的好。
比如,我就是热爱教学,一定要亲自教学!
比如,真的不是很喜欢阅读和写作。
比如,极少能见到在公众表达上很强的。
等等等等。
在艺考改革之后,在艺术专业就业形势不存在任何改善可能的前提下,具备更好的文化课程成绩,具备更加会思考的头脑的群体进入到艺术培训行业,所带来的冲击其实会是相当巨大的,无论这些人是你的员工还是你竞争对手。
陆续进入这个行业的的不会是像过去那种专业出身的人,而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跨越行业的边界,会有越来越多综合素质更强的群体进入进入这个行业,所以,你准备好了吗?
时代正在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通过政策的形式不断的呈现出来,让这个社会里的各种角色往一个既定的方向去转移。而身在其中的艺术培训行业,其更多面临的是自我认知的革新。
还是那句话,在青少年阶段的校外培训,绝对不是为了掌握某种技能,更不是从小就给预设好一个未来的出路,而是培养更正向的价值观,更优秀的生活习惯,更优秀的思考能力!
艺术的完美状态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应该是谋生方式。基于此,教培行业的从业者是不是应该重新思考一下,如果没有升学这个诉求,你的机构还可以创造什么不一样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