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4 18:58:10 来源: 腾讯网
2010年9月6日,这一天“北大”成了各大平台、各大论坛的热搜词,而背后的原因竟是一个名为柳智宇的学生。
一篇名为“北大高材生柳智宇在北京出家”的文章迅速引爆热点,吸引了众多民众的讨论。
一个即将从北大毕业,可以说是前程似锦的高材生,为什么会突然做出出家的决定呢?
一时间社会上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父母给的压力太大,也有人说应该由教育来背这个锅。
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真的像舆论说的那样吗?今天我们就走进北大数学天才柳智宇的传奇人生,揭开背后的谜底。
数学天才柳智宇
1988年,柳智宇出生于湖北武汉,他的成就似乎是命中注定,母亲是一名工程师,而父亲柳超美则是华师一附中(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高级物理老师。
望子成龙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柳智宇也不例外,从小就被父母告知,要好好读书、要上名校、以后才能找个好工作,因此柳智宇基本上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和看书。
对于学习柳智宇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他只知道那是他应该做的,不过对于数学他却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从上学开始柳智宇的数学基本上每次考试都是拿满分,整个家庭的理科基因这么好,也难怪柳智宇会对数学情有独钟。
13岁时柳智宇考入省重点中学武珞路中学就读,从这时起,他在数学方面的天分被发现,成为了盛极一时的“名人”,一说到数学天才,所有学生第一想到的就是柳智宇。
临近中考时,华师一附中决定成立“理科实验班”,打算在全市网罗初中理科尖子生,名声大噪的柳智宇自然不会缺席,作为省重点中学的武珞路中学入选的学生不在少数。
因此整个实验班又形成了一个圈中圈,在最中央的自然是柳智宇等数学天才,被同学们当做“神”一般的存在,像这种天才的登场一般是异于常人的,柳智宇也不例外。
实验班开课的当天,花坛边站着一名学生,身材瘦弱高挑,抬手推了推眼睛,捧起手中的书开始大声朗读起来。
一旁的同学和家长面面相觑,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搞不懂这个年轻人为什么会这样做,不过他这个举动倒是惹得不少人捧腹大笑,所有人不禁联想到两个字:朝气。
那名学生便是柳智宇,一个关系不错的同学张欣,跟柳智宇闹着玩上前将他手中的书抢过来,一看封面竟然是《庄子》。
他没想到柳智宇一个酷爱数学的天才竟然对文学也这么感兴趣,这倒是没听旁人提起过。
不过天赋极高的柳智宇在实验班中也不是顺风顺水,起初并不是数学组里最强的。
但是相比于其他同学,柳智宇最难得的是对于数学的执着,不论是放假还是休息,他都没有停止过对数学难题的探索。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柳智宇一路披荆斩棘,成为了数学组最强的存在,而真正让他封神的是一篇名为《幂数列求和纵横引论》的论文。
这篇论文直接攻克了世界性的数学难题,很难想象是出自一名高一学生之笔,柳智宇向学校提交论文评审时,就连从业多年的老师都为之震惊。
就拿这篇论文来说,柳智宇就已经拥有了普通人穷极一生也达不到的成就。
论文答辩时,评审老师们全程哑口无言,直到结束以后,一名老师颤颤巍巍的提出了疑问:
“你是怎么想到要去解开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呢?”
柳智宇的回答再次刷新了几位评审老师的认知,他用平淡的语气回答道:
“这个构思我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想了。”
论文发表以后,柳智宇更是直接夺得省级大奖,一时间他也成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传奇人物,然而这不是巅峰,也不是结束。
2005年,柳智宇被推荐前往俄罗斯参加第31届奥数循环赛,成为了当时中国唯一一枚金牌得主。
一个高中生能有如此高的成就,一般人是震惊,其他的家长则是羡慕,而柳智宇的父母更多的是欣慰,这么多年的辛勤付出总算没有付诸东流。
2006年,柳智宇被选入国家奥数队,代表国家出征,又再次夺得一枚金牌。
这下不只是全校全省的人关注他,全世界都在关注着这名天才数学少年,虽然还没参加高考,但是已经有多所高校发出邀请,想要争夺这个不可多得的天才。
在众多的通知书中,柳智宇最终选择了北京大学数学系,不出意外他将在数学界继续耕耘,最后成为国际闻名的数学家。
不如大学生活后不久,柳智宇写下一篇名为《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的文章,文中满是对未来的向往的迷茫。
“到了大学以后,一下子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人生方向,发现自己没有取舍的标准。”
“怀抱很远大却显苍白的理想,却不知如何开始行动;未来似乎充满希望,又似乎离现实非常遥远。”
不过柳智宇并没有因为迷茫而消沉,很快他就找到了宣泄情绪的缺口,在课余时间开始广泛地参与活动。
参加一些慈善活动,或者是学校里的社团活动,这些事情让他感觉生活又充满了生机。
不过在学习方面也没有落下,毕业前就成功申请到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
柳超美夫妇得知以后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将这个天大的喜讯分享给了同事和家人,并且准备在柳智宇出国留学前给他办场宴席。
到时候把老师们都请过来,柳智宇可是全家人和这些老师们的骄傲,一切似乎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可是临毕业时柳智宇却突然拒绝了麻省理工的奖学金,突然与父母失联,直到2010年9月16日,那篇名为《北大高材生柳智宇在北京出家》的文章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少女作家蒋方舟还曾与他共读于同一所高中,而后来蒋方舟更是直言,柳智宇就是她的梦中情人。
那么被寄予厚望的柳智宇为何最后会选择皈依佛门呢?
不为人知的故事
柳智宇确实成功了,成为了大多数人口中的佼佼者,但是内心的孤独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从小柳智宇就被父母“圈养”,不管是放学后还是周末,从不允许他做学习以外的事情。
因此他也没什么可以交心有相同爱好的朋友,每天陪伴他时间最长的就是书籍。
起初柳智宇也很不理解,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可以在外面嬉戏打闹,一起做游戏,分享有趣的事情,而自己就要面对枯燥无味的书本。
不过时间长了,柳智宇也就习惯了,而且他发现其实看书也挺有意思的,看不同的书会有不同的体验,当完全沉浸其中时,就像生活在书中的世界一般。
慢慢的柳智宇阅读的书籍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数学,科学、艺术、文学等等,不知何时起他开始对哲学和文学产生了极大地兴趣。
就像柳智宇的高中班主任文勇所说:
“柳智宇与哲学的缘分才算最高,数学对他更像是顺带的事。”
自从柳智宇加入华师一附中的理科实验班,文勇担任他的语文老师后,柳智宇开始喜欢上了古典文学。
当学习到《离骚》这篇文章时,文勇跟学生们说文章只是摘录了其中一部分,没想到柳智宇竟然将整篇文章全部背诵下来。
后来柳智宇还模仿离骚的文体,写了一篇关于自己经历的自传,取名为《九忆》。
而有关哲学,柳智宇是因为学习了阿尔贝特·史怀哲的一篇《我的呼吁》才激发了浓厚的兴趣。
学完这篇课文后,柳智宇特地研究了史怀哲的文章,以及一些其他的西方哲学,在寒假闲暇时,写下了洋洋洒洒四五万字的论文,内容就是关于对生命的认知。
2005年,柳智宇在俄罗斯参加奥数比赛的前夜,还在沉迷于《庄子》,足以可见他的喜爱有多么深沉。
这些普通人觉得枯燥的琐事,确实柳智宇平淡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小确幸,可能这就是柳智宇后来皈依佛门所种下的因缘。
柳智宇曾经也和同学倾诉过心事,说自己的童年就只有两个字——竞赛,因为父亲柳超美是物理老师的缘故,带出了不少获奖的学生,也因此对柳智宇要求更加严苛。
在这个过程中柳智宇心里产生了种种矛盾,他也更加向往庄子的逍遥游那种快活逍遥的状态。
可是他无力改变现状,背后仿佛有一只巨大的手,一直在推着他向前走,他别无选择,只能按照既定的路线前进。
上了大学以后,柳智宇曾有过迷茫,并且严重到经常失眠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他苦闷的原因则是因为他似乎没有一个交流投机的朋友和同学,最终他决定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来排解心中的情绪。
柳智宇(右二)
柳智宇先是加入了禅学社,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令他记忆深刻的学姐,她就像春风拂面一般温暖,无论讲话还是动作都十分柔和。
可是没过多久学姐毕业了,那个让自己感到一丝温暖的人离开了柳智宇也感觉没有留在禅学社的意义。
2007年夏,耕读社的社长孟祥兰突然找到柳智宇,问他愿不愿意担任耕读社的副社长。
柳智宇原本是打算拒绝的,可是没等他开口孟祥兰就继续谈起了耕读社的办社理念。
“知行合一”、“历事练心”这八个字改变了柳智宇的决定,甚至开始对耕读社有一丝向往,因为他觉得他的抱负很可能就会在这里实现。
柳智宇答应了孟祥兰的请求,而他的抱负便是“挽救苍生”,他将一切都归咎与人们摒弃了“中国传统文化”,而耕读社正是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起点。
这一切不只是柳智宇设想的蓝图,他是真正的付诸于实践,每日都会给一些贫苦人民奉粥解决温饱,还会抽出空来给孩子们讲解儒家经典。
慢慢的柳智宇觉得自己的追求和佛家思想不谋而合,他也开始向身边的人宣传佛教思想,包括他的父母。
父母不知道儿子从学校里经历了什么,竟然开始信佛,一开始还因此产生了争执,但是后来父母发现根本无法改变柳智宇的想法,只能随他一起信奉佛家思想。
从那时开始,父母就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照这样下去柳智宇迟早要出家,可是柳智宇又听不进去劝解,因此他们在柳智宇面前对佛教的事情十分避讳,从不主动谈及。
可是这样做并不能让柳智宇完全放弃对佛学的向往,他从对佛学知识的渴望演变成了对佛门的向往,开始到北京西郊凤凰路山脚下的龙泉寺做义工。
当柳智宇在毕业前拿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时,父母还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柳智宇对佛教思想的热情变淡了,心里就想着,等出了国柳智宇就能彻底断了念想。
可是还没等柳智宇登上去美国的航班他就跟家里失去了联系……
选择
直到2010年9月6日,“北大高材生柳智宇在北京出家”这篇文章被疯狂转载时,父母才知道柳智宇已经皈依了佛门,一时间他们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有相当一部分人都认为柳智宇的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个曾经万众瞩目的数学天才,有着大好的光明前途就这样遁入空门,不只是国家更是社会的损失。
其实龙泉寺也不是一般人想进就能进的,在民间也被誉为寺庙中的“清华北大分校”。
自2004年重建北京龙泉寺时,最初的八位弟子中就有四位来自清华、北大和北航。
随着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的加入,想要进入龙泉寺清修的门槛也越来越高,要从普通的义工开始做起,具体要做多久,就要看品德和心性能不能过关了。
合格以后才能成为准净人,再然后是剃度成为沙弥,受具足戒后再成为比丘,这一路的艰辛相比于学习考试,难度也不相上下。
至于一些人猜测柳智宇去龙泉寺出家是为了钱,那就更不用说了,龙泉寺的僧人衣食住行全部都是由寺里提供的,更没有所谓的生活费。
说起龙泉寺高学历人才众多,就不得不提起柳智宇出家前曾担任社长的耕读社。
自耕读社成立以来,哲学系学长邓文庆毕业后就选择遁入空门,紧接着第二任社长,一直到柳智宇,无一例外全都选择了出家
这个消息传出以后,许多人更是戏称,出家已经成了北大耕读社一脉相承的继承。
得知儿子出家的柳超美夫妇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虽然早就想到可能会出现这个结果,但还是不愿相信柳智宇真的会这样做。
这对他的父母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辛辛苦苦培养了二十多年的儿子,最终竟然选择了出家。
柳超美悲痛之余也在跟妻子商议,该怎么样阻止柳智宇皈依佛门,实在没有办法便谎称祖母年事已高,十分想念他,这才把柳智宇哄骗回来。
一场不可避免的争吵发生了,父亲柳超妹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智宇,佛门并不是像你理解的佛学一样,你真正的追求能够在佛学中得到体现吗?”
现在的柳智宇根本就听不进去劝说,他不明白为什么在世俗眼中,自己选择皈依佛门就是放弃了一条黄金大道,难道做什么事情都要急功利切吗?
柳超美夫妇深知靠他们的劝说是无法让柳智宇回心转意的,二十多年的心血就这样付诸东流,时至今日他们宁愿柳智宇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没有那么高的成就,或许这样结局就会改变。
同样是国际奥数金牌得主,德国波恩大学的青年数学家彼得·朔尔策却过着另一种人生。
在2005年的奥数循环赛上,朔尔策甚至还稍逊一筹摘得了银牌,但后来通过不断努力,先后三次夺得奥数赛金牌。
并且30岁就获得了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菲尔茨奖,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同样是数学天才,但是面对人生却做出了不同的人生,不少人对柳智宇的选择发出了伤仲永式的感慨。
柳智宇的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童年开始潜移默化的过程,或许能够遇到一个交心的朋友,父母能多一点关心和理解,现在又会是另一种结局。
这件事情逐渐发酵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记者更是直接找到了柳智宇的父亲柳超美。
面对记者的提问,柳超美更多地是无奈,他知道有不少人抱怨他们对儿子的教育方式不合适,也缺少应该有的关心,但事已至此他只能回答:
“孩子长大了,很多事情我们也没有办法左右。”
很长一段时间过后,柳超美夫妇也开始试着去理解儿子的做法和想法,特地到北京龙泉寺寻找儿子谈心。
这一次一家人开诚布公的交谈,也让柳智宇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向父母说出了埋藏在心中多年的许多心事。
柳超美夫妇这才幡然悔悟,原来在他们眼中柳智宇是一个对数学天赋极高十分热爱的孩子,而事实上,柳智宇从高中时就开始喜欢古典文学,喜欢钻研哲学。
这些事情如果不是从柳智宇口中亲口说出,或许柳超美夫妇都要怀疑是否真实。
进入龙泉寺后,柳智宇并没有直接剃度出家,而是选择了做一个修行居士,不问世事,每天的生活就伴随着钟声。
他觉得只有这种意境才能让他安静下来思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认为自己还没有尽到孝道。
不论是申请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还是没有直接剃度出家,都不难看出柳智宇其实还是有一丝犹豫的。
虽然每天在寺中清修,但是对于外界的传言也不是一点不知道,他知道因为自己突然做出的决定,让父母承受了很大的舆论压力。
这一次谈话让原本渐行渐远的亲子关系稍稍拉近了一些,父母也不再以强硬的态度要求柳智宇听从他们的想法,决定让柳智宇自己掌控人生。
如此一来倒是让家里缓解了不少压力,整个家庭的中心不再是柳智宇,父母退休后也开始忙自己的事情,培养自己的爱好和专长。
柳超美退休后放下了粉笔,离开了三尺讲堂,拿起相机去往世界各地,用相机记录下美好的瞬间,他感受到了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轻松。
母亲则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经常往返全国各大学校参加心理学培训的讲座。
远在北京龙泉寺的柳智宇也得知了父母的近况,也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执念,一家人也终于和解释怀,或许这才是柳智宇期待的美满结局。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柳智宇北大数学奇才出家;彭淑;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10期
中国知网——拒全奖,遁空门“北大才子”柳智宇的非凡选择;周健森;人物画报;2010年10期
许军——从两个数学天才的故事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