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3 14:35:08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疫情之下,校园实施了封闭管理,校内外各类运维力量的供给也时常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校园这个“小社会”的日常维护任务也更加吃紧了。上海高校敏锐把握育人契机,组织动员学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干起来”,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成为校园的一道美丽风景。
上海海洋大学:用劳动打造我们向往的生活
剪除杂草、捡拾垃圾、擦拭雕塑、整理桌凳……宿舍内、道路旁、景观带、教学楼,学生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连日来,上海海洋大学近800名师生在自己的“包干区”进行全员“劳动教育”课,学子们正以更强健的体魄和更积极的心态抗击疫情。
为了调节准封闭管理期间在线学习学子们的心情,让学生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上海海洋大学于3月26日下午举行了“共同守护”主题劳动教育启动仪式。
上海海洋大学的劳动教育不仅包括参与普通的日常校园清洁、开展劳模讲座、在劳动中“认识草木”等形式,更有“耕读”实践教育、“串绳成网”渔网编织,临港水体生态环境保护等特色劳动教育内容,尤其注重系统化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在校园落地生效。坚持将劳动落细、落小,做到“包片到班”“包干到人”,并给出劳动时间轴和路线图,将劳动教育常态化落实到学生宿舍、学院楼宇、公共区域三大劳动场域的环境卫生维护,并建立劳动工具的使用、校园公共区域卫生标准解读等专项培训,同时打通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学分认定。
在清洁校园的过程中,老师不时向同学们介绍马兰头、荠菜等,教大家辨认野菜。有的学生路过此地,也被热火朝天的场面所吸引,自行加入劳动大军。外国语学院叶宇琦开心地说:“虽然疫情暂时阻止我们走出校园,但在校园劳动中享受海风拂面,迎来春暖花开,同时还能增加见识、增长才干,这是我所向往的生活。”研一学生林浩涛在打扫整理宿舍的劳动中发现了科创目标,他牵头的科创小组开展了宿舍简易物联网改造,利用在《物联网与大数据》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简易版物联网改造,先后解锁了用手机控制门禁、控制宿舍灯光、调控房间湿度等技能,用聪明才智提高了劳动效能。
2021年秋季学期起,上海海洋大学开始在部分学院探索开展劳动教育评价,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结果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上海建桥学院:他们缓解了师生的“绿叶菜焦虑”
“老师,我们种的菜还吃得到吗?”上海建桥学院准封闭式管理期间,一群年轻人的出现大大缓解了师生们的“绿叶菜焦虑”!
杨琴等6名同学经培训后成为了“一线工人”,首要任务就是完成菠菜的采收、包装和派送。基地的菠菜经由他们的“流水线”,不仅将送往食堂加工,还供应给在校教职工家庭。递过菜时收到的那句“感谢”,也让同学们欣喜不已。对于贫困生而言,学校提供的这些勤工助学岗位,也让他们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多一份生活上的保障。
上海建桥学院劳动教育基地自今年春节以来,已经收获了青菜3500斤,莴笋800斤,菠菜1500斤,这些大学生们亲手种下的蔬菜大都来到了餐桌上,还有一些,学生们选择送给辛劳的教职工,感谢他们为守护校园付出的艰辛和心血。
“生活即教育”,上海建桥学院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并进一步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
同济大学:把“春天”送给最可爱的人
“保安叔叔!这朵花送给您!24小时守护我们的安全!你们辛苦了!”3月19日,同济大学校园里,如往常一样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保安大叔、环卫阿姨、食堂师傅、护士小姐姐们,收到了来自同学们递上的一枝鲜花。
刚刚绽放的郁金香鲜艳欲滴,外面是精美的包装纸,还有同学们写下的爱心卡片。收到这份意外惊喜,这些朴实的校园“守护者”的脸上露出了惊喜又感动的笑意。
这些郁金香,来自同济大学师生共同打造的“梦想花园”。2021年11月,同济大学在校内运筹楼建设屋顶“梦想花园”劳动实践基地,60多名同学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陈静教授和辅导员方勤的指导下一起看护,花园由70多种、1057盆植物构成,6块田圃被赋予了不同的花园主题,有悠然花园、蜜源花园、香草花园、野趣花园、药草花园及流浪花园。基地研发“一亩菜园”特色项目,开设不同的劳动实践课程。其中,由方勤老师授课的“幸运花种植课”,由学生亲手培育农作物和不同的植物花卉,如今已成为同济的“景点”。
上海音乐学院在线上组织开展 “劳动教育系列活动”——《整理收纳小课堂》,足不出户学习收纳成为“达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组织学生形成多支劳动先锋队,协助后勤人员清扫校园……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沪上高校师生或是为辛勤付出的教职工送上自己栽种的鲜花,或是在路边清理杂草,或是拿着扫帚清扫落叶,或是将自己种植的蔬菜奉献给学校食堂……学生们不仅懂得了劳动的意义,更体会到了齐力战疫的强大力量。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孟歆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