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3 05:42:36 来源: 腾讯网
科举时代,读书人第一次考取的功名是秀才,官方的叫法为“生员”。很多人喜欢拿秀才、举人、进士与现在的学历相比,认为秀才大致和大学生差不多,实际上现在的一本大学生和清代的秀才比起来,差距十分明显。
一
以清代为例,生员录取是有固定名额的,名额根据各地文风高下,钱粮丁口多寡而定,具体分为大中小县。一般大县的名额为二十出头,中县为十六七个,小县六七个不等。至于府、州一级的,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略多十几个而已。
以此来看,读书人要想考个秀才还是有难度的,就算清代时读书人不多,但至少也和现在的高中生考取211大学的难度相当。
和现在许多大学动不动就扩招不同,从明初开始一直到清末的五百多年间,秀才的名额始终都是固定的,毕竟以农业为本的封建时代,如果中秀才那么轻而易举,那还有谁去种地呢?
按照清代的规定,读书人考中秀才后,是要在当地的官学学习以备来年乡试的。官学分为县学、州学、府学,只有在院试中考中生员的,才能进入官学,可以理解为应届生。而前一届的秀才,如果没有考中举人,也是无法继续留在官学的。
考中了秀才并非是一劳永逸,生员这个功名也随时会被朝廷拿掉的。生员进入官学后其身份统一为附生,此后要进行考试,成绩最优者为廪生,次者为增生,没有通过考试的依然是附生。
通俗地理解,附生就是低级生员,增生就是中级生员,廪生就是高级生员。一旦有了廪生这个头衔,那么就可以吃上皇粮了,清代的标准是廪生每年可以领到四两银子,紧着点过,馒头的钱应该是有了。
不过廪生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一些灰色收入,因为按照规定,每个童生(通过县试准备考秀才的读书人)在院试之前都要找一个廪生为担保人,称为“廪保”,这样廪生就可以拿到一笔好处费,远比一年四两银子的标准要高很多。
二
秀才入学后,接下来最难熬的恐怕是“岁考”和“科考”了,这两次考试的成绩都会决定一个生员的命运。
每届乡试之后,各省的学政按例要卸任回京,朝廷会重新派出一个新学政。按例,新学生上任的第一年,就要到各府去主持考试,以检验前任学政录取的秀才是否合格。这个考试就叫“岁考”。
“科考”顾名思义,就是在乡试之前举行的一场资格考试。因为一个府包括应届的、历届的秀才总体数量还是很多的,如果都去参加乡试,那么省城的贡院恐怕也容不下。所以学政老爷要举行科考,让那些成绩优秀的生员参加乡试。
岁考、科考的内容自乾隆以后形成定制,一般都是四书文一篇、经文一篇,外加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有时还要默写《圣谕广训》。
岁考的考试结果分为六个等级,文理非常通顺的列一等,一般通顺的为二等,勉强过得去的为三等,文有瑕疵的为四五等,狗屁不通的为六等。
对于享受国家津贴的廪生来说,要保住每年四两银子,至少要考到三等,如果是四等那么不好意思要取消津贴,若是考到五等,则要取消廪生资格,那么要是六等又该如何呢?显然,生员的资格也是保不住了。
如果说岁考是重新检验生员成绩及评定等级的考试,那么科试的成绩就决定着生员能否参加乡试。那些在岁考中列五等、六等的,按规定是不能参加乡试的,这也意味着丢掉了考举人的资格。
岁考、科考这个制度在清代始终是被严格执行的,因此每逢岁科试,秀才们都要高度紧张起来。其中有些五六十岁的高龄秀才,为了保住自己的编制,不得不腆着老脸和后辈们一起参加岁科试,其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三
生员在岁、科两考时因生病或特殊事由不能参加考试的情况也是有的,朝廷也有相应的制度,要是有特殊情况,本年的考试允许不参加,但要在来年补考。不过要是连续三次不参加考试,那么就要面临被取消生员资格的惩罚。
只有两种情况例外,可以不参加岁科考而可以永久保留生员资格。第一种是入学三十年以上的老秀才,第二种是年满七十岁或身患重病者。
岁科两考的成绩并非是学政老爷说了算,按照礼部的规定,凡是各省所有名列一等的考卷,都要统一交到礼部重新审核,这个程序叫“磨勘”。在磨勘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些卷子存在硬伤,比如不避庙讳、抄袭雷同、平仄失调,不仅要追究生员的责任,学政也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所以每次磨勘之前,学政还要把考卷重新发给生员,把卷子修改润色一下,然后重新誊写一遍在上交,这中间花花肠子就多了,反正结果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清代的秀才可以说学到老考到老,不像现在的公务员、教师等编制,一次考试定终生。总体而言,秀才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绝非一般的大学生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