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2 12:34:45 来源: 腾讯网
教育部出手了!4月1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严禁出借个人学习账号给他人使用,严禁通过非法软件或委托第三方提供的人工或技术服务等方式获取学习记录和考试成绩的“刷课”“替课”“刷考”“替考”行为,严禁以任何形式传播课程考试内容及答案。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在线教育渐成潮流。随之而来的大学生花钱“刷课”“替课”,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不少大学生尝到了“不学而过”的甜头。据警方通报,仅2019年至2020年,全国范围内购买“刷课”服务的学生就超过790万人,“刷课”数量逾7900万科次。
“刷课”“替课”的盛行造成多重危害。就学生个体而言,这种蒙混过关的学习,不仅荒废学业,还会严重助长投机取巧思想。同时海量的课程被无效浪费,严重影响了网课教学公信力,对高等教育质量造成巨大冲击。此外,“刷课”行为更是直接影响了教育公平。如果任由这样的生意泛滥,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教学“上网”,更要“上心”,“不学而过”的歪风邪气不可长。扭转这种不良局面,高校首当其冲。《意见》表示,违规违纪行为一经查实,由涉事学生所在高校根据学生管理规定、学生纪律处分管理规定等,取消课程成绩,视情节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相应处分,并记入学生档案。对参与组织“刷课”“替课”“刷考”“替考”并构成违法行为的学生,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此外,对于牟取不正当利益的“刷课”程序开发者,应该依法严肃打击,以儆效尤。花钱“刷课”的学生,当然需要深刻反思并进行教育引导。只有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方能杜绝这样的歪风邪气,在保障高校网课教学秩序的同时,也能确保高等教育质量。
现代快报+评论员 槿色凉秋
(编辑 李蔚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