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教师职称有了新调整,教师“评职称”不看材料看教龄,一线老师晋升有望了

2022-03-31 13:51:35 来源: 腾讯网

教师职称的评定,主要围绕教师工作能力展开,事关教师工资水平。但教师评职称的流程繁琐,需要准备的材料多、名额少,经过重重考核,“评职称难”成为不少教龄长、工资低老教师的痛点。

随着教育行业的改革,“评职称”方式作出新调整,不看“材料”看教龄,让站在讲台上的一线老师看到了希望。

一些省市的教育部门针对“乡村教师”公布了一项福利性政策,对于在教育岗位上连续从教满15年的一线老师,可以省去以往的“评职称”流程,直接晋升为中级教师。

若是一线老师连续从教25年,直接晋升为高级教师。

听到这个消息,一些从教多年的老教师终于有了盼头,晋升职称有望实现,直接举双手表示赞成。

毕竟,在乡村的中小学校,由于教师职称名额有限,评称职难度非常大。很多老教师可能教了多年书,也没有如愿评上中、高级职称,工资水平也涨不上去,实在是这些老师不可言说的痛。

教师“评职称”难,原因主要有这两点

教师多,名额少

每个学校评职称都存在同样的现象,教师人数多,符合评职称条件的老师也多,但名额却非常有限。

学校只有层层加码,增加评职称的条件限制,最后将评职称的机会留给排名靠前的老师,以免引发争议。

标准高,达标难

老师评定职称时,不仅要考虑老师的学历、教龄,还要结合学校的考核、考试等,进行递进式考核。只有老师一路过关斩将,达到了考核标准,才能获得职称评定的机会。

一些教师很难通关,达不到评职称的高标准要求,就会在“评职称”的指标争夺赛中落败,可能很多年也评不上中、高级职称。

由于教师职称评定会有比较高的标准,名额又少,几乎每个学校评职称都会存在竞争现象。

若是老师一直评上职称,即使从教多年或者教学能力得到认可,工资级别也无法提升上去,只能拿较低级别的工资,很多老师会觉得不公平,却又无能为力。

按教龄“评职称”好处多多,老教师成最大受益者???

看教龄长短评职称,较为公平:在新的教师职称评定方式下,看老师的教龄即可晋升老师的职称,让老师对教育工作更有信心,也会感觉比较公平。

最大受益者是教龄长的老教师:看老师的教龄评职称,可以说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教龄长的老教师。只要教龄达到相应年限要求,老教师的职称可以直接晋升。

老师教学积极性和专注性更高:沉疴多年的教师职称评定问题,终于有了新的调整,让老师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工作起来会更有动力,可以有效提升老师的教学积极性。

为教师行业注入更多新鲜血液:虽然教师群体比较庞大,却因为编制少、评职称难,缺乏新生力量的加入。在新的职称评定政策下,教师评称职更加公平、合理,教师的地位也会相应提高,可以为教师行业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从而让教育队伍更加有活力。

看老师的教龄评职称,对老教师的教学工作可以起到促进的作用,但不可否认,新的职称评定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在短期内很难在全国各地的学校顺利推行。

若是遇到不负责任的年轻老师,由于短期内评职称无望,可能就会在教学岗位上浑水摸鱼,教学积极性不高,反而会成为教学工作的“掣肘”,导致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越来越少。

为了增加教师评职称的公平性、公正性,按教龄评职称未尝不可,但也要考虑到有能力的年轻教师,更要为年轻教师提供评职称的机会。

按教龄评职称并不是唯一标准,教育部门应从教师的教龄、教学能力以及工作量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可以适当增加教龄的考核比重。

回到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去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学会自己主动学习。

清华附中的刘老师曾经有这么一个评论:差生最后的机会是语文!优生最后的底线是英语!而学霸之间的差距,则体现在数学上!数学王者、北大“韦神”的故事证明:数学这东西光勤奋没用,要靠方法和技巧!

数学家刘薰宇毕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事业,他的《给孩子的数学三书》可谓是数学科普经典著作之一,不仅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人,对当今读者来说也是不容错过的数学科普经典。

《数学三书》是一套很好的数学启蒙书籍,开启孩子对于数学的兴趣,为他们打开数学王国这个神奇的大门,适合10岁到15岁之间的中小学生必备的自学书籍。

这套书很好地开发了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孩子不仅有兴趣去研究数学,更能从学习过程中领略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一旦感受到这种魅力,就能让孩子凝聚数学思维,并且激发他们的数学潜能!

《数学三书》是一部数学基础概念的传播史、一部数学江湖的演绎史、一部高等数学入门手册。比较系统地说明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能够帮助自己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所有科目的学习兴趣。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