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1 06:35:19 来源: 腾讯网
清华110周年校庆期间,在清华尬舞引发众人吐槽时,还有一个人却因为低调上了热榜。
有网友在清华校园,拍下一个骑着破旧自行车参加校庆的身影。
很快有人认出来,这个穿着西装,骑着自行车的人,正是钱颖一教授。
钱颖一是谁?他最有名的头衔,大概是2006年~2018年,连续12年担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
可更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位65岁的经济学博士,是高考恢复后的首批大学生。
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先后取得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再转读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
毕业后,还曾任教于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2002年,钱颖一带着一大批海归经济学教授,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
被钦点担任院长后,钱颖一提出了自己的愿望:“为中国培养出一流的经济学人才”。
在担任院长的整整12年,他没带过一个博士生,没申请过一项科研经费。
钱颖一教授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教育改革上。
卸任院长时,他表示:“这是我人生职业生涯深感自豪的12年。”
这样一个身居高位,称得上功成名就的人,却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参加校庆。
也难怪有人感慨:“这才是清华大学的颜面和体面”。
△ 钱颖一对话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
当然,视频上热门后,还是不免有很多喜欢挑刺的人,评价道“这说明他家离清华大学很近,骑自行车就能到,家里什么条件还不清楚吗?”
只能说或许是这样,但这样说却过于片面。
谁规定骑自行车就一定是因为住得近呢住?要知道,那些真正喜欢排场的人,走段山路都恨不得铺上一地红毯。
更何况,一个在清华大学任职十几年的人,有套离得近的房产,又有什么值得忿忿不平的呢?
古语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以万物为参照,可洞观一己之不足。”
大概意思就是真正有学识有涵养的人,从不会得意忘形到处炫耀自己。
真正有学问的学者,大多生活简朴,为人低调。
钱颖一教授除了学术成就,最让人敬佩的就是这种不受外物影响,始终保持心灵的纯朴。
看到钱颖一教授被议论的事情,也让人不禁想到了之前走红网络的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
事情发酵于一段采访视频。
镜头里的男人,胳膊弯里夹着一大瓶白开水,手上还有两个没来得及吃的馒头。
除此之外,头发蓬乱,不修边幅,说话时语速很慢,属于那种扔在人堆里就找不到的类型。
他自我介绍是北大数学系2010级本科生,2014级研究生。
因为热爱数学,屡次参加国内外知名数学竞赛斩获金牌,从而被保送到北大,现在留在北大任教。
他是几十年难得一见的数学超级天才,30岁的年纪,就已经取得了常人想都不敢想的成就。
其中最出名的,是他大三的时候参加“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时,单挑清华、中科大众多牛人的佳话。
但走红后,无数人对他的相貌评头论足。
有网友说,我儿子要是像韦东奕这样不修边幅,宁愿儿子不上北大。
甚至有人评论说:
看了他这副样子,我觉得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就行。就算这样,我也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这种充满了自我优越感极强的说法,让人觉得可笑至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相貌成为了评判一个人是否出众的标准。
韦神在走红之后,有人因为担心他的健康,送给他水壶。但是,韦神却拒绝了,他的话很朴素,也很简单:还是矿泉水瓶方便。
除此之外,他说了一句话,让人陷入了沉思:水壶是别人邮寄过来的,有些担心会不会影响师德师风。
著名历史学家邓拓说过一句话: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深以为然。你会发现,那些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容易高估自己。
相反,那些真正有实力的人,往往都是谦卑而低调。
很多年前,李小文院士因一张照片进入大众的视野。
照片中的老人头发略花白,蓄着胡须,着布衣布鞋,朴素甚至有些不修边幅的外表与中科院院士的身份形成的强烈而直观的反差,令网友大跌眼镜,有人称他为“布鞋院士”。
“人不可貌相”,这句话放在布鞋院士李小文身上很恰当。他穿得很朴素,但就好像是现实版的“扫地僧”:“一个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却有着惊人天分和盖世神功。”
李小文院士一直致力于地物光学遥感和热红外遥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实践,创建了一套几何光学模型,入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里程碑系列”,被誉为“遥感科学的泰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
作为一名中科院院士,却如同山村老人打扮。李小文先生不慕名利,不追求高调显赫,所谓大家风范,大抵也不过如此。
真正厉害的人,绝不会自视过高。
因为他有着坚定的目标,清晰的自我认知,更深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地球没了谁都会照常转。
一切真正的伟大的东西,都是淳朴而谦逊的。
被人们称颂为“力学之父”的牛顿,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伟大科学家。
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热学上,确定了冷却定律。
在数学上,他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定理,和莱布尼兹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开辟了数学上的一个新纪元。
但是,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谦虚地说:“如果我见得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
他还常说:“我只像一个海滨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儿,真理的大海还是没有发现。”
其实,我们常常在生活中会有这样的感觉: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而能力较高的人,则会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
为什么会这样?
希腊哲学家芝诺,将人的知识比作一个圆圈,知识越多,圆就越大,与未知的区域接壤越多,就越发现自己的无知和不足。
一个人只有真正具备某种能力,真正了解这项能力是什么,才有办法对自己是否掌握这种能力,做出相对精准的评估。
而那些不具备这项能力的人,因为不了解这个能力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就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欠缺。
其实,一个人的高贵,从来不是因为你有多少财富,而是源于内心的涵养。
一个人的修为,不在于你穿多少名牌的衣服,身份是何等高高在上,而是来自做人的品德。
所以,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不要过分高看自己,不要刻意炫耀,更不要虚度光阴去做一些荒诞的事情。
愿我们都能不俗于外在,脚踏实地努力提升自己,去做想做、有意义的事。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