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0 07:50:52 来源: 腾讯网
北京十一学校,一所北京中产家庭挤破头都想要进的学校。海淀“六小强”之一,一本升学率高达90%。
同时也是第一批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实验学校,相当于十年前就进行了“双减”。
最近有一部纪录片《真实生长》,就把镜头聚焦在这所学校,跟拍记录了3名2012年考入北京十一学校的95后少年十年生活变化。
顶尖中学是怎么上课的?顶尖中学是怎么做到应试素质两手抓?顶尖中学为什么4点15分后就没有课程安排了,学生还能考出那么好的分数?
这是《真实生长》这部纪录片试图回答的问题,但是我从这部纪录片里却看到了家庭教育应该往什么方向努力。
1.
越是普通的家庭
越要懂教育就是“拼爹”
《真实生长》跟拍的三名少年,两名来自北京中产家庭,其中一名叫周子其,非典型学霸,聪明成绩好,却经常不交作业,和老师抬杠,另一名叫陈楚乔,不走寻常路的文艺女生,喜欢思考,很有主见,参加了不少文艺社团。
还有一名女生李文婷,来自大同一个小县城,因为爸爸是铁路上的质检工人,有了北京户口,转来北京读书,考上北京十一学校。是一名只关心学习的乖乖女,没什么爱好,大多数时间都在宿舍做题。
刚进高一的时候,周子其忙着建立学生内阁,反对学校的军训制度,学生食堂价格过高等问题。
陈楚乔忙着参加社团,思考自己有什么特长,将来能从事什么行业。
而李文婷却闷头在宿舍做题,想的是怎样熬过高中三年,怎样考到更好的分数,身边的同学做题那么厉害,怎样才能不落后。
高二暑假,周子其去上了北大的夏令营,陈楚乔去了新东方补习英语,为出国做准备,而李文婷却回到家乡小县城,骑着自行车到老师私人办的补习班补课。
▲李文婷暑假在老家补课
高中毕业周子其考上了北大,后来到芝加哥读研究生,陈楚乔如愿以偿到纽约读自己喜欢的导演专业,而李文婷却只考到了首都经贸大学的精算班。
纪录片的留言区很多人评论说,看来教育就是“拼爹”,李文婷这种普通家庭的孩子,就算拼尽全力,也只站在了别人的起跑线上。
但是越是普通家庭的父母,越要懂得这个道理,教育就是“拼爹”,决不能躺平。
李文婷的父母是来北京打工的普通人,因为在铁路上做质检工人,争取到北京户口,然后把女儿接来北京读初中,督促鼓励孩子考上北京重点中学。
为了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李文婷的父亲打两份工,不在铁路上检修的时候,就去给人家开车。
记者问李文婷有没有受到父亲什么影响,她说觉得没有。其实从李文婷身上,明显看到了她父母亲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生活的影子。
大学毕业后,李文婷又考取了研究生,后来在银行工作。
一个小县城的孩子考到了北京,并且有了一份安稳富足的工作,这背后隐藏的是父母的托举和格局。
梁启超曾这样告诫子女:
梁家是寒士家风出身,但寒门家风并不等同于寒酸;不能因为节俭而亏了身体,对于学习,增长见识的钱,该花就花。
父母是孩子的原件,也是孩子的起点。
普通家庭或许没办法一出生就让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但是可以通过不断努力,让孩子尽量接受更好的教育,可以严于律己,让孩子看到父母努力认真生活的样子,可以尽心陪伴督促孩子,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夯实的基础。
2.
自律不自律的孩子
过着不一样的人生
北京十一学校素质教育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取消固定班级,推行自主选课制度。就像大学一样,学校有300多门课程和200多个社团供学生自主选择。
没有了学校统一安排的课程表,没有了班主任在背后督促,甚至连下午4点15分钟之后都是自由时间。这种制度下,孩子的成绩会怎么样?
出现了两极分化。就像《真实生长》纪录片中北京十一学校年级主任在家长会说的那样:“我们学生的成绩出现了很严重的两极分化,自主性越强,自律性越高的孩子成绩越好,相反则越差……”
李文婷刚进北京十一学校的时候也很不适应,说以前在初中的时候,一旦成绩退步了,班主任就会一一叫去谈话,下一次考试成绩就能立马上来,但是现在没有人管了……
不过李文婷是非常自主的孩子,很快她就调整好了学习节奏,高一结束时,她考到了不错的成绩,拿到了双科进步飞跃奖,在学校讲台上作为代表发言。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答:不自律的孩子,长大后都怎么样了?
有个回答戳痛了无数人:
成为不了自己想成为的人,更不要谈梦想的实现了。
只会被迫的生活,而不是每天以一个好的状态迎接生活的挑战。
现实就是如此,自律者出众,懒散者出局。
虽然现在大部分老师和家长都会严格督促孩子学习,但是一旦进入大学,没有他人的监管后,很多不自律的孩子从此就废了。
这也是为什么每年都会出现某知名大学清退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的新闻。
曾经看过一份大学的退休学率调查,高校的最高退休学率可以达到12.7%。也就说100个学生当中只有87个学生可以顺利毕业。
所以,从小培养孩子自律尤为重要。
正如罗伊·鲍迈斯特在《意志力》中写:
不管你如何定义成功——家庭美满,腰缠万贯,经济有保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心灵健康,内心富足等等——往往要具备几个品质。
这些品质中,自制力,是重中之重。
3.
教育是点燃心中那一把火
而不是灌满一桶水
《真实生长》纪录片中最抢眼的学生就是周子其,15岁刚进高中就在军训动员大会上和老师抬杠。
老师在台上说军训是为了磨炼大家的意志,结果他却在台下追着老师问:“老师,洛克说,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如果公共意志和人性相违背呢?”
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周子其就写了两封长信直接投给了北京十一学校当时的校长李希贵。接着又成立学生内阁,呼吁学校改善食堂菜价以及放松学生使用手机的权限。
最终校长李希贵特意为这些事情开会讨论,将初中的军训取消了,高中的军训时间减少了两天,同时学校食堂也将菜价进行了调整。
高一下学期,周子其当上了学校辩论队的队长,带领辩论团一举拿下北京市辩论联合会冠军。
老师们对周子其都寄以厚望,认为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大有所为,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进入高二其他同学都卯起劲来学习,周子其却经常不交作业,导师让他写每周学习计划也不写。
北京十一学校战略咨询专家说:“周子其这样的学生内心是缺乏激情的。”
为什么会缺乏激情?明明刚进高一的时候还热情满满,理想远大。
原因就在于父母反对他将来学历史。
▲周子其高一时谈论人生理想
周子其四五岁就开始看历史书籍,目标就是考北大历史系,然而他的父母却认为学历史将来难就业,建议他学金融。周子其虽然不乐意,但是也接受了父母的建议。
高三快毕业时,周子其的导师跟他谈心,问他为什么决定考金融,父母的建议他真心接受吗?可以看出老师内心满是惋惜。
在高三的家长会上,周子其的父亲跟老师说,周子其最近在看《极权主义的起源》,这种书对高考应该没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可以劝说他不要看,老师只好微笑点头。
最后高考周子其因为分数不够,不得不上北大历史系,同时又修了金融的双学位。后来到芝加哥大学读研究生。
周子其说进入北大后,他见证了自己从学霸变成普通人的过程。其实,如果父母支持他学历史,说不定他能在北大这片更加包容和思辨的土壤上,大有一番作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海蒂 格兰特 霍尔沃森在自己的书《成功,动机与目标》提到一个“自我决定”的概念:“一个人最强的动机和最大的满足感来自自己选择的目标。”
教育是点燃心中那一把火,而不是 “灌满一桶水”。
只有当被教育者知道如何开发自己、体验自己,才可能开发出自己的潜质,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开阔,收获成功和幸福。
《真实生长》纪录片里最让观众欣喜的就是陈楚乔。
陈楚乔比李文婷幸运,出生在北京中产家庭,经济富裕,教育资源丰富,所以她虽然成绩不拔尖,但是却更自信,更有自己的想法。
高一时李文婷想的是如何提高分数,而陈楚乔想的是她自己有什么特长,将来适合从事什么行业。
陈楚乔的父母比周子其的父母开明,中考时陈楚乔本来可以在本校直升高中,但是她父亲却说“十几岁的孩子要什么稳定,就报考北京十一中学试试”。
进入北京十一中学后,陈楚乔因为对宇宙感兴趣,选了理科,后来发现自己没有学理科的天赋,又转入出国班。做这些决定的时候,父母都是全力支持。
之后在研究鲁迅的一门课上,陈楚乔渐渐发现了自己热爱思考的特点,开始创作小说,并且拿到了一等奖。
▲陈楚乔上研究鲁迅的课
从此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特长,就是创作。
现在陈楚乔已经从纽约学导演系毕业,在影视行业工作。《真实生长》纪录片的导演说有一天跟拍陈楚乔的工作,楚乔那天很晚才开车回家,当看着楚乔开车在月光中穿梭时,突然发现楚乔长大了。
▲陈楚乔大学毕业
其实观众也从那一幕看到楚乔的蜕变,从当初那个迷茫慌张、不断尝试寻找的懵懂少女,变成了一名自信笃定、努力追求理想的、闪闪发光的独立女性。
白岩松曾谈及身为父母的三大责任:
成为孩子的榜样;
不惜代价帮孩子实现梦想;
帮孩子建立强大内在力量和外在好习惯。
无论家庭经济情况如何,任何时候,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奋力托举,都决定了孩子人生起点的高低;
父母从小给予孩子满满的爱、帮助TA建立的强大自信和养成的良好习惯,都是孩子将来在人生路上跋山涉水的夯实基础;
父母帮孩子挖掘的内在潜力和无条件的支持,都是孩子将来能否展翅高飞的决定性因素。
与君共勉!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