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水课”、献血、志愿时背后:“绩点为王”是枷锁还是王冠?

2022-03-30 05:56:46 来源: 腾讯网

(小尘4x/图)

近日,一道古早辩题“高校奉行绩点为王,对学生的成长利大于弊or弊大于利”成了我们辩论队“试刀”的项目。绩点的评判标准会成为大学生身上趋利而不自由的“枷锁”,还是能让我们努力改写命运争戴“王冠”?这也是大一新生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其实关于“绩点”引发的讨论一直都在,一代代学生更新迭代,从高考的成绩竞争卷入到大学的绩点排行,类似于“丛林法则”的延续,只不过周遭的灌木不一样,打破了许多学生对大学的美好幻想。绩点和中学时代的成绩大体相似,本质上都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这种模式的轮回,很容易引发新生的反感。但当我和辩论队友讨论这种情况时,有更多的不同观点:

大学的绩点(单纯学业)的获取,和高中分数的获得不在同一难度系数。高考是筛选性考核,而大学绩点是及格性的考核,由于性质的不同,少了许多限制。夸张地说,一个初中水平的人,上完复习课,背诵上下点功夫,就很容易拿高分(指一些理论型的专业考试)。因此,这样的考核,像是真空机器,几乎架空了专业性教育,异化了大学职业教育的属性,遴选出的所谓“人才”单从学业上就要划上一个巨大的问号,更无论“象牙塔”之外对实践能力、社交能力、政治素养等多方面的诉求。

当然,不能单从这个维度上讨论绩点,排除单纯学业考试上的获取,绩点考核还是综合性的。像是劳动教育、思政修养、军事理论等公选课,以及绩点获得维度划分,拓宽了绩点体系的边界。

但是反观现状,一些课程天然捆绑“水”的属性,通常是老师搭台唱戏,学生自娱自乐,教师给分大度,学生乐乐呵呵,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水课”“水分”的泛滥,传递出公选课披着“综合素养”的外衣,内里是腐朽填充的性质。

再讲切割绩点获得的维度,实行的效果却难如人意,“大家平时表现都很不错”“平时的作业完成度都很高”,类似于这样的话语,成为了搪塞该制度的话术,只要老老实实都能拿到不错的平时成绩。例如我上学期的某个专业课程,平时分最高30最低28(满分30)这种微小的分差,单从量的维度,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在绩点被吐槽、苛责甚至唾弃之后,高校会想到用“综测”去弥补这一惨状。在学业之外,补充思政、文体、劳动等多维的量化考核,和绩点制一起,共同去评估某个学生。更多元的标准,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活动”,一些提高综测,美其名曰“丰满自我”的活动。乍一看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实则是在扩大内卷的“战场”。

例如简简单单的献血。一次我和朋友的交谈中,我责怪他:“你这小身板,献什么血啊,命不要啦?”而他却答:“献血可是有加2分思政分呢!”那一天我思考了许久,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我也很心动“2”这个数字。再比如学校有志愿时长和分数兑换的制度,作为年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放假前收集同学们假期志愿的申报表时,看到其中一名同学填了“100”小时,这个三位数实在让我惊讶……

不难发现,当一切比赛、活动、志愿与分数链接,就会很自然地戴上枷锁,而绩点的边界在哪里?它的扩张是进步还是掠夺?很难去回答,因为它的确实实在在地给我们指明了什么是好的,什么事是应做的。在行为表征上,它确实引导了很多人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但是量化却也很大程度地削弱了事件本身的意义。

然而,回到我们现实当中,这个制度其实是框定了一个下限,也是一种正向的引导。在十几年的唯“高考”是瞻的教育后,很多人难以在大学前摸清自己心之所向又明白自己要去往何方。高校的绩点制度是高校管理学生的一种方式,能够给学生更充实的当下生活,去摸索以后的人生。再者,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制度,大学生活会是怎样?在人很难摆脱的惰性和趋利性的影响下,当既无体系规则的圈定又少有生活的压迫时,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们很难替自己做决定,这时候“躺平”会成为唯一的嗜好和需求。并且,绩点制度的背后,是导向问题,我们不会规定“踩死几只蚂蚁”作为绩点给予的标准,绩点制度的基石是一个个能力、品质、实践堆砌而成的,带有天然正能量的引导。再看社会现状,应届生到一个企业去应聘,绩点能够最直观地反映一个学生大致的各项指标。

对于大学生来说,绩点就是生活重要的规则。也许在进入社会后有诸如权势、财力、威望等多元的意义构建,至少在学生阶段,分数是较为公平的价值体系,如果丧失了,那么第一名不会是通过自我争取取得的,而是继承的甚至世袭的。

如此,我们必须认可绩点体系存在的合理性,那么又如何去剔除它所带来的片面化、功利化的缺点呢?回到我们的辩题“对学生的成长”便可以找到答案。是勇争绩点,还是跳出体系寻找自我兴趣甚至出路,是为了数字而去行动,还是为了意义和价值而去追寻,选择权其实一直在我们手里。

(作者为福建大学生)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陈一占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