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科举考试和今天的考试对比哪个更难?

2020-06-17 11:31:46 来源: 塔尖

我们就聊一下古代“高考”的话题。古代的“高考”,其实就是科举考试制度。它的确弊端明显,但它的最大优点就是相对公平,考生的分数压倒门第、血统、关系、金钱等等诸种因素,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

很多人感觉我们现在的高考难,各种拼,但是跟古代高考比起来呢!

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最高级的考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要想获得这一资格,必须闯过六关。首先通过童子试、府试和院试三关,获得“秀才”头衔;然后通过省学政巡回举行的岁考,闯过第四关,保住“秀才”头衔,这样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考“大比之年”的乡考,连考三场中了“举人”才过了第五关,取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会试“一般在乡试后的下一年春天举行,也要礼部(相当现在的教育部)主持在京城进行,也要考三场,考中了得到“贡士”的头衔,才最终取得“高考”的入场券。

高考前要背的书

古代

从隋朝到清朝,各个时期考试内容有所不同。

主要有书、诗、论、赋等内容,即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后期主要考八股文。共40多万字,此外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学、文学书籍等。

现代

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物理、生物+雪片般的试卷+大山般的资料+数也数不清的课外辅导班+父母七大姑八大姨的教导。

高考的科目

古代

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试帖诗是诗的一种,考试时以古人某一诗和成语为题,并限定某一韵脚,以歌颂朝政为内容,作出诗来。

现代

文科为语数外+文综,理科为语数外+理综。

高考的名次:

古代

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 一甲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 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现代

规划出一本、二本、三本、专科的分数线,考取本省第一的童鞋,会被俗称“省状元”。

科举制度并非自明朝起,却在明朝发扬光大,说来真是有趣,唐宋时虽有科举,但录取名额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几十人。

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开科举,实行扩招,这下子想做官的人就挤破了头,纷纷以读书为业,这些人就是后来明朝文官势力的基础。

当时的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试,考试者统称为童生,你可不要以为都是小孩来考,七八十岁的童生也是有的,考试范围是州县。

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秀才”。

你可别以为秀才好考,考试成绩有六等,只有在这个考试中,考到髙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而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资格去参加更髙一级的考试,叫“录科”。

现在你已经当上了秀才,从此就摆脱了平民的身份,大小也是个知识分子了,你有某些特权,比如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见到县长大人可以不下跪。但你并不是官,还差得远呢。

要当秀才已经如此之难,可是为了当官,同志们还要继续奋斗!下一级的考试叫乡试,你可千万别误会,这个所谓乡试不是指乡里的考试,而是省一级的统考。

请注意,乡试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出题,而且有名额限制。在这一级别考试中过关的人就叫举人,这个举人可不得了,是有资格做官的。

之所以说是有资格,是因为这个级别是不能包你一定当官的,类似今天的大学毕业不包分配。

那举人怎么才能当官呢?很简单,当官的人死了,你就有机会了。

所以你如果在明朝去参加某位官员的追悼会,看到某些人在门口探头探脑,面露喜色,要不是和这家有仇,那一般就都是举人。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范进同志考中举人后会发疯吧。换了你也可能会疯的。

在这个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叫作解元。这就是三元里的第一元。

好了,你已经考中举人了,终于走出了省城,现在向京城出发,为了当官,向前冲!

现在你已经是举人了,那么请你打好包袱,准备好笔墨纸砚,明年二月你将要迎接人生的真正考验——会试。

这个考试只有获得举人资格的才能参加,也就是说,你的对手将是其他省的精英们,朝廷将在你们中间挑选三百人(可能有变动)。

但要注意,这三百人并不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进士,他们只是“贡生”,要想当进士,你还要再过一关。

会试考试的第一名叫会元,这是三元里的第二元。在说下一关之前,我们要介绍一下科举考试的考场。

当时的考场可不是今天光线明亮的教室,还有一大堆家长在外面抱着西瓜等你。明代考试的考场叫作贡院,其实从其结构环境来看,可以称其为牢房。

贡院里有上万间房间(大家可以估计一下录取率),都是单间。有人可能觉得单间很好,别忙,我来介绍一下这是个什么样的单间。

这种单间叫作号房,长五尺,宽四尺,髙八尺。

大家估量一下就可以感觉到,这几乎就是一个笼子。

考生在进去前要先搜身,只能带书具和灯具进去,每人发给三支雄烛,进去后,号门马上关闭上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也在里面休息,但由于房间太小,考生只能蜷缩着睡觉,真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然而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在那盏孤灯下,在难以忍受的孤寂中,我们的先人满怀着报国的理想,用坚强的毅力写出了妙笔生花的文章,实在值得我们尊敬。

每一个经历过这场考试的人都应该获得我们的掌声,不仅是那些成功者,也包括那些失败者。

通过会试的精英们面对的最后一道考验鱿是殿试,在这场考试中,他们将面对这个帝国的统治者,考试方式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

内容主要是策问。这些可怜的考生是不敢也不能抬头的,他们只能战战兢兢地答完问题,然后退 出等待自己的命运。

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会划分档次,共有三甲。

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这是为我们大家熟知的。

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而状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

如果到了这里,你还榜上有名,那么恭喜你,你将会被派任官职。不过不要期望过髙。

此时分派的官职都不髙,经历这么多苦难,你得到的很可能只是一个八品的县丞而已,离县太爷还远着呢,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当官了吧。

科举考试不但是获取官位的方法,也是读书人追求荣誉的途径。对他们而言。状元就是他们的目标,虽说文无第一,但第一是人人都想要的。

科举吉尼斯

1300年间700多人考中状元

年龄最大的状元70有余最小的年仅9岁

历史上最有气节的南宋状元文天祥

作为封建时代青年学子之“金字塔尖”的状元中,有不少文状元名垂青史,妇孺皆知。如诗、画成就甚高的唐开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状元王维;书法艺术炉火纯青自成一家的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为后世敬仰的民族英雄、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对晚清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清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状元翁同龢;有“中国之大教育家、大实业家”之誉的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状元张謇等。

古代科举趣事

清末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政策论后,命题多涉历史,据说有位考官出题要求考生比较中西史事,题曰:项羽拿破仑论。诸考生虽皆熟读四书五经,却均不知拿破仑为何物。

有一考生的文章开头即破题云:夫项羽力能拔山,岂一破轮而不能拿夫?接着便论证说:夫车轮已破,其量必轻,一凡夫即能拿之,安用项羽?以项羽而拿破轮是大材小用,英雄无用武之地,其力难施,其效不著,岂非知人善用之举哉!

前清时,为了表示对人才的重视,曾规定,童生考试,每县至少要录取三名。某县地处偏僻山区,教育文化非常落后,有一年全县报考的,却只有三人。考试完毕,主考官把试卷收上来一看,不禁目瞪口呆,原来三人中一个抄了题目,只写了且去二字;另一个只抄了试题,什么也没写;第三个考生,干脆连考题也没抄。主考官无可奈何,只好大笔一挥,把抄了题目并写了且去二字的那位考生,取为第一,并批道:但观且去二字,必定满腹经纶。又把抄了试题那位,取为第二,批道:誊写毫无差错,足见其才可造。再把交了白卷那位,列为第三,批曰:不轻易下笔,可见其行事慎重。

在高考中,分不同的地区出题,大学招生分数线也向某些地区倾斜,既照顾到地区教育的差异,又能平衡好人才的选拔。其实,如此做法,古代社会同样如此,注重公平。

明代的科举考试,试卷就分为南卷、北卷、中卷三种:南边包括苏州府、松江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等地;北边包括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地;中间包话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南方士子的录取率是百分之六十,北方士子的录取率是百分之四十。

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选拔不同的人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对于消弥社会的怨气,平衡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在中国古代科举史上许多状元皆出自江浙一带。以清朝为例,清朝共出过114位状元,其中江淅两省就占到69位,状元人数占清朝历代状元总数的60.5%。真可谓:天下文状元,二人居其一。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