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创新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宣传报道

2021-10-28 17:49:50 来源: 北京日报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创新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化周融合宣传报道,全网全媒点击量超过6000万。

一是坚持技术赋能,创新融媒体新视听产品。将戏曲主题内容、区域特色场景与新视听技术有效融合,兼顾形式和内容,打造富有创意和技术含量的新视听产品。首次采用8K120帧的技术标准和国内自主研发的“子弹时间”特拍技术,监制完成分国内首部8K戏曲公益宣传片《遇见 有戏》。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化周期间全媒发布,中央、市、区媒体相互联动,产生同频共振的传播效应。城市电视8块户外大屏、6000块楼宇屏全城点亮,新华社英文客户端海外传播,全网累计浏览量560万+,影响覆盖人群达1000万,有效扩大国内和海外传播影响力,助推丰台“戏曲之城”品牌建设。

二是媒体联动,创新融合报道方式方法。合纵连横打通媒体平台资源渠道,触发移动端内容先发优势,首次与云听、央广网、中国名牌、视觉中国、东方大剧院、城市电视联合成立融合报道中心,整合集结传统与新媒体平台的顶流优质核心资源,发挥声音、影像、文字、图片、H5、网络直播、微视频、vlog、户外大屏、楼宇屏的融合宣传报道虹吸效应,以矩阵式、多样态、立体化的新媒体融合宣传报道,形成一次采集、融合编辑、多元发布,学习强国北京学习平台、新华社客户端、北京号等30余家新媒体平台播发推送,全网累计发布推送综合新闻300余条,网络直播19场,图片直播8000余张,全网累计浏览量1300万+。丰富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在全媒体时代的融合宣传语言,最大化满足各类戏曲文化爱好者的审美需求。

三是多元参与,创新融媒传播渠道模式。敞开门搭建传播渠道,突出全过程、互动性传播创新,精准定位受众,设置相关议题,借助多种渠道推介宣传,形成核心影响力,形成品牌传播力。动员300余名社区新闻发声人深入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化周现场,全流程强化受众意识,以百姓的视角多样化的展示转发推送综合新闻和趣闻轶事。发挥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共建的“媒体融合创新工作室”作用,组建大学生短视频制作团队,以年轻人的视角发现戏曲之美,打造30余条“遇见”系列专题短视频,有效吸引青年受众的关注。在各平台统一设置#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开放式话题,吸引网友主动参与,引发热烈讨论。网友纷纷留言:“传统与新潮的碰撞,让人眼前一亮。”“让我们相约打卡,感受戏曲文化”。通过交流互动,让受众成为最直接的传播推动力。#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化周#登上微博热搜榜,北京丰台微博号单平台阅读量突破800万+,全网累计阅读量3800万+。

四是搭建平台,创新主题宣传海外交流。充分借助国内、国际的媒体平台资源,探索融合海外宣传载体和渠道,丰富交流方式,推动交流互鉴,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与新华社合作外籍记者体验GLOBALINK短视频,在新华社全球连线播发,被西方受众欢迎的海外社交媒体youtube转发后,单平台播放量超10万+。通过全球最大的图片网站Getty推送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图文报道,覆盖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长效传播。国际在线、雅虎、先驱日报、欧洲邮政公报等10余家海外媒体进行综合新闻报道,海外200余家媒体转载,覆盖亚、美、欧地区。在吸引海外受众注意的同时,推介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全面提升主题宣传海外交流、国际传播能力和效果。

五是流程再造,创新设计规范融合机制。以“主题、主线、主场、主角”四维度工作法,设计全新的重大主题融合宣传报道流程。按照“线索追踪迅速有效、平台发布层次分明、内容编辑详略得当”的工作思路,制定技术应用手段和融合传播平台的规范化协同运行机制。以业务过硬的骨干编辑记者适配全媒体融合报道平台为基础搭建组织架构,进行人员和团队的重新搭配合理布局,根据各团队和平台特点,推出相应的融合宣传报道,发挥各平台之间的传播特性,进行分时发布和资讯互补,以实现采集内容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举全中心之力组建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化周融合宣传报道团队,联合成立融合报道中心和系列主题融合宣传报道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同时成立“前方融合后方调度保障中心、新闻直播融合网络直播、丰台融媒发布融合全媒体发布、百姓短视频融合主题微视频制作、新闻采制融合新媒体采编、国内传播融合海外传播”6个创新实践团队,丰富融媒保障方式、采制手段、报道形式、一手资讯和传播的多元性、互动性。打破传统业务运行壁垒,促成了“策、采、编、发”前中后端的无缝对接,一站式解决重大融合宣传报道中的各类难题,使得融媒体团队在应对重大主题报道和重要新闻事件上得心应手,实践了流程,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坚定了信心,不仅圆满完成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化周融合宣传报道,获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也收获了更多群众的点赞,取得了双赢的工作效果。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