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8 23:20:05 来源: 解放日报
今天,浦东新区迎来开发开放28年的纪念日。
28年前,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战略决策,上海和浦东由此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快速道。
28载倏忽而逝,曾经农田广袤、房舍低矮的浦东早已今非昔比。
当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僻壤,如今面貌一新,已成人才荟萃、要素资源集聚的“宝地”,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一张亮丽名片。比数据和形象更重要的,是功能与环境的提升——不仅具备了一流的发展硬环境,更初步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发展软环境。
实施国家战略,是上海光荣使命与担当,也是上海发展契机。回眸28年,浦东开发开放历程见证着国家战略的高瞻远瞩,体现了抓住机遇先行先试的价值和成果。展望未来,浦东将继续勇当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标杆,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再出发,以更大的责任担当、更好的精神状态当好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
自贸区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改革再出发
西班牙服装零售品牌ZARA深受中国消费者欢迎,其当季最新款服饰最快两天内就能登录上海门店供国内消费者选购,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国内首创的“区港直通道”在背后功不可没。通过将“先入区,后报关”、“先入区,后报检”、“预检验”、“分批出区,集中报关”等无缝衔接的创新政策实现通关作业流程再造,最快3小时40分的出关纪录再一次刷新“上海自贸速度”。
2013年9月29日,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浦东诞生,4年半来,上海自贸试验区正是以不断先行先试的“自贸速度”,使区内新设企业数达到设立前的1.5倍,以1/50的面积创造了上海40%的贸易总额,实现了浦东新区3/4以上的生产总值和50%的工业总产值,浦东80%的金融机构与跨国公司总部聚集在自贸试验区。
先行先试实现改革系统集成
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当天,首发的“负面清单”列出了190条管理措施,36家中外企业成为首批入驻自贸试验区的“尝鲜者”。而中央交给上海和浦东的任务,正是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开放为引领深化改革,强化制度创新。
于是,“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当仁不让的座右铭,而浦东的改革之路也正式与自贸试验区“风雨同路”。
2016年4月,浦东正式展开“证照分离”改革。面对这一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浦东新区实施的重点改革试点任务,试点2年来,“证照分离”116项改革任务成效明显,围绕取消审批改为备案、注重协同配套、注重当场办结、告知承诺等创新方式进行了57项改革。
去年12月,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将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先行先试“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一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和生产许可“捆绑”模式,允许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单独申请医疗器械注册证。在有效降低准入门槛的同时积极释放市场活力,也标志着浦东用不到2年的时间,将“证照分离”改革从1.0版提升至了2.0版,改革再次助推“自贸速度”。
下一步,浦东将全力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其中,开办企业将全力跑出“自贸区速度”,注册登记时的企业变更事项当场办结,在名称库选名如需核名,也将在2天内办结。贸易通关更将持续跑出“自贸速度”,预计95%的海运货物将实现2天内入关,95%的空运货物12小时内实现入关。到2020年,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通关速度将全部以小时计算。
打造对外开放桥头堡
建设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创新金融改革、先行先试金融开放政策是上海,也是浦东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3年1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出台金融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30条意见,标志着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内容“落地”。有了政策支持,下一步如何“试”乃至“闯”,仍需上海自己探路。但仅仅过去两个多月,2014年2月18日,上海自贸试验区启动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自贸区金融创新业务终于迈出实质性步伐。4个月后,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核心内容“落地”,首批银行开立自由贸易账户。紧扣金融开放节奏,同年7月1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新增31条扩大开放措施,“负面清单”从最初的190条调整减少至139条。
探索建立跨境贸易电商平台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另一大“重任”。2013年12月28日,全国首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平台“跨境通”在上海自贸区启动,标志着借助自贸区平台的跨境电子商务在上海迈出实质性步伐。2014年2月,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工作启动,率先在上海自贸区洋山保税港区试点。
今年1月30日,外高桥集团与京东物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将在位于上海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服务港平台的森兰商都,打造名为“京东汇”的跨境电商体验馆,破解以往自贸区一般进口保税商品“只能看不能买”的尴尬。此时,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由外高桥集团股份下属上海外联发商务咨询有限公司(UDC)与上海助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助跑网络)合作搭建的“跨境电商服务港”已经能够为入驻电商提供标准、专业、整体的全产业链精准服务。
创新脚步不止,挑战也迎风而来。2015年4月27日,上海自贸区扩展区域正式揭牌,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张江高科技片区等三大片区正式纳入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后的上海自贸区,也从28.78平方公里的面积扩展至约120平方公里。
面积扩大了4倍,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效能也不断升级。2015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境外融资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自贸区“金改3.0版”大幕正式拉开。2016年7月,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成功为新开发银行开立首个国际金融组织的自贸区账户。2017年6月,《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指引(2017年版)》发布,标志着全国首张按照国际惯例编制的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指引正式诞生。
而今,随着上海自贸试验区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步伐的持续迈进,上海自贸试验区也将在新起点实现新作为,建设融开放、创新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风险压力测试区,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治理能力的先行区,以及服务“一带一路”、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浦东也将聚焦开放引领和价值链的再提升,促进上海“五个中心”的融合、协同发展,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远景。
一网通办 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名片
开发开放28年来,浦东始终在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进行着探索。如今,全面打造“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又成了浦东改革的新名片。
一个窗口代表营商环境
浦东企业服务中心大厅,单日接待量超过2000人次。每天9时,注册窗口准时开启,企业申请人拿着材料鱼贯而入。一位在窗口工作了20年的自贸区注册许可分局企业注册科副科长施文英,每天要经办两百多份企业注册执照,小到个人独资、民营创业企业,大到央企、国企,无数企业从她手中诞生。
截至去年7月,浦东新区已有市场主体39万多户,平均每天有超过100家企业在这里诞生。然而,企业数量越多,增速越快,对营商环境的考验就越大。
近年来,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设在浦东企业服务中心的窗口办事效率不断提速,施文英的工作节奏更快了。“自贸区成立以来,政策不断更新,一线窗口作为直接与企业打交道的平台,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改革举措在这里诞生。”每一次改革,放到窗口都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小小窗口就是改革的最前沿。
去年4月27日,浦东正式启动企业市场准入“全网通办”,企业的市场准入事项通过网上政务大厅一口登陆、纸质材料快递寄递,申报、预审、受理、审查、决定、发证等六个环节网上办理,新注册企业可实现“当天预约、当天办理”。如今,浦东新区企业市场准入中区级104个审批事项已全部纳入全网通办的实施范围,其中,74项事项实行“网上全程办理”,30项事项实行“网上办理,窗口只跑一次”。
今年1月,浦东推出企业登记“1+1+2”办理模式,对于企业变更登记类事项1日内当场办结,使用可选用名称的企业设立登记1日内当场办结,而使用非可选用名称的企业设立登记2日内办结。“今天收进来的材料,必须当天清掉,这是过去所无法想象的。”施文英说,“当日办、当日清”是浦东对企业的承诺。
上海达美乐比萨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上海拥有72家分公司的外资企业。近日,该公司拟变更分公司负责人,涉及变更的分公司达60多家,数量庞大,为保证经营秩序,企业希望能尽快办理。针对企业需求,市场监管局结合窗口工作实际,采取专人负责制,为企业量身打造实施方案,建议申请人分三批前来办理当场办结的变更服务,有效帮助企业节省了15天的等候时间和往返次数。
今年3月,上海全面打响“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面向市场主体和市民的服务事项,要力争做到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逐步实现协同服务、一网通办、全市通办。目前,上海自贸区已实现由原来在99个窗口分别办理18个审批部门、129项审批事项,向每一个窗口综合办理的转变。
集成创新造就“自贸速度”
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国先行先试各种创新监管制度,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一直是国家交给浦东的使命。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诞生在浦东,成立5年,自贸区新设企业数已是设立前同一区域的1.5倍,以上海1/50的面积创造了全市40%的贸易总额。
在浦东,一支进口口红的故事流传颇广。过去,企业每进口一支新口红,都要拖着一拉杆箱的资料和样品到北京审核。自从浦东试点实施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进口“审批改备案”改革后,一支进口口红从3到5个月的审批时间缩短为5个工作日就可完成备案,而这背后,是多部门的协同运作、集成创新。
企业提交的材料由市场监管局窗口备案,食药监等部门对产品备案资料进行核对,备案后,检验检疫部门为企业办理进口相关手续。期间,食药监、市场监管局、海关和检验检疫等部门形成联席会议制度,现场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部门的协同创新为企业省下了运营成本。
今天,上海自贸区累计有1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其中大部分都是多部门协同的系统性创新。浦东深知,改革绝不是单一的创新,因为单一的改革容易被复制,只有多元融合的创新,才能营造独特优势。
近日,进出外高桥保税区七号门的集卡司机都会注意到,海关卡口长达12米的黄色减速区,有意放缓速度,以免追尾前车。这些减速带是去年新增的,原因有些让人感慨:自贸区成立前,通关速度慢,集装箱卡车常常在卡口前排长龙,恨不能插翅飞过;自贸区成立后,随着各项改革推进,平均过卡时间从6分钟缩短至30秒,司机都不用下车敲章,坐在驾驶室里将“核放单”上的条形码对准车道扫描器,自动抬杆过卡。来自上海自贸区管委会的统计数字表明,自贸区成立近4年来,通关效率大大提升,进出境时间较全关区平均水平分别缩短78.5%和31.7%。
货物通关大提速,不仅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也给市民生活带来更多畅快体验。从距离中国最远的国家智利进口车厘子到上海只需72小时;国外最新上市的彩妆、护肤品,经备案进口在保税区也能同步购买; 最新款式的ZARA潮装包机空运到浦东机场,从飞机落地到离开保税监管区只需要3小时40分,当天落地的货品,在第二天7时之前,就会出现在门店的货架上……
政策的改革带来了企业的集聚,企业的集聚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有学者认为,或许对于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而言,政府要做的就是做好服务,把最好的企业吸引过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给予他们充分自由,督促他们公平竞争,就能形成出蓬勃发展的经济生态。这是浦东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的样本。而浦东的故事,仍在继续。
科创中心 迈向世界一流科学城
站在浦东张江的高处俯瞰,眼底尽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上海光源二期,以及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等“1+4”项目落户张江,和已投入使用的上海光源一期、超算中心和蛋白质中心,构成了耀眼的张江科学设施集群。
回看1992年,在浦东新区峨山路当时的童涵春堂药厂,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当时的张江,不过是片待垦的荒原。26载斗转星移,张江科学城而今已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载体落地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以推动“五个一批”(一批大科学设施项目、一批创新转化平台、一批城市功能项目、一批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项目、一批产业提升项目)的重点项目为主要抓手,对标的是美国硅谷、新加坡玮壹科技园、日本筑波科学城,打造科学特征明显、科技要素集聚,环境、人文、生态充满创新活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定位“世界一流”,底气源自创新
“北有中关村,南有张江园。”从阡陌纵横的乡间土地,到国内高科技园区的著名品牌,“张江”两个字,已成为国内创新高地的代名词。目前,张江园区注册企业1.8万余家,初步形成了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低碳环保等为重点的主导产业。国家新药研发机构有30%来自张江,张江也是我国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等一批国字级平台落户张江……
今年,张江科学城首轮73个项目将实现全面开工,张江将形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基本框架,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群,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花独放不是春,除张江这块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外,浦东还有一块承载科技创新中心功能的海边热土,那就是位于新区最南端的临港地区。经过十余年开发,临港已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领导者,初步形成了新能源装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船舶关键件、海洋工程、工程机械、民用航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6+1”产业格局,工业总产值保持30%的年均增幅,税收收入保持24%以上的年均增幅。
未来,通过“张江—临港”南北创新走廊联动工作方案,浦东将探索张江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与临港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功能联动研究体制机制,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支撑、空间布局、收益共享、政策共享和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机制,打通制约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和机制瓶颈。依托张江科学城的创新源泉,充分利用临港的“双特”政策优势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空间,加强区域创新协同和产业转型升级,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联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高品质配套,园区向城区转变
1993年,张江园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城市快速干道——龙东大道、第一条城市道路——科苑路(北段)通车,这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竣工,标志着张江园区第一次开始成为上海市城区的组成部分,开始了其在形态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张江的厂房、高楼拔地而起,集聚的就业人口越来越多,但相应的配套设施却比不上其产业飞速发展的进度。
近年间,张江着力探索单一产业园区向综合城市社区的转变,重点结合市级城市副中心,集中设置具有影响力的高能级文化体育设施。按照15分钟生活圈的要求,均衡配置生活配套设施。进一步打造促进交流的公共空间,鼓励企业、单位打开围墙,将“道路”转型为“街道”,形成积极界面,激活城市交流功能。
据调研,科学城目前约有58万就业人口,其中约10%居住在张江。通过建设张江科学会堂,形成集创业孵化、国际学术交流和产品展示交易为一体的地标性设施;结合未来公园设置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演艺馆等文体设施;结合水泥厂改造建设文化创意园;结合园区实际综合设置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教育培训、医疗服务等地区级公共设施等,张江把关注点放在了服务人的身上。
未来,张江科学城就业人口预计70万,规划一方面主动调整用地结构,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尽可能提高住宅供应总量,另一方面采用租赁住宅的措施,使大部分新增住宅用于租赁房,将能够满足科学城50%就业人口的居住需求。
今年2月,《张江科学城规划实施行动方案》正式出炉,根据方案,张江将以“科学特征明显、科技要素集聚、环境人文生态、充满创新活力”为理念,积极推进张江科学城规划实施,力争到2020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张江科学城基本框架。其中,包括两个“注重”:注重集中度与显示度、注重产城融合。张江科学城的新定位,使其有足够的空间来完善城市功能。
集聚国际人才,科创中心有了新“范儿”
过去在上海,没有人不知“张江男”,这个聚集在张江,擅长挣钱却没空花钱的理工男群体,吃苦肯干,却又木讷朴实。人们调侃,“陆家嘴男”的发型可以有很多种,“张江男”的发型就简单很多——主要分“梳了”和“没梳”两种。而今再打量形形色色的“张江人”,恐怕要放下刻板印象了——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在这儿,各行各业海外人才在这儿,青年外国留学生也在这儿,张江不但不“土”,还起了“国际范儿”。
2017年6月16日,浦东推出了提高海外人才通行和工作便利度的九条措施,并宣布成立全国首个海外人才局,负责受理外籍人才来华工作许可、永久居留认定和推荐等,为外籍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在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华东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伯纳德·费林加和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库尔特·维特里希通过“绿色通道”申请了永久居留身份证,成为首批入沪工作并拥有“中国绿卡”的诺奖得主。目前,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已为30名外籍高层次人才出具了永久居留推荐函。
今年1月1日起,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临港也实行了最新版的人才政策,在人才引进、人才奖励、临港工匠培育、培养培训和住房保障方面为人才保驾护航。此外,通过协调辖区相关学校、医院、机构,为符合一定条件的人才提供子女入园入学、家政服务和就医绿色通道等服务,临港致力于打造一座“生活最舒适、人才最向往”的活力新城,为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软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高品质生活 让每个人感受宜人的“温度”
城市发展的“高度”和“速度”,归根到底就是要让工作和生活在其间的人,感受到宜人的“温度”。面向未来,上海要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成为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而浦东正在描绘的美好蓝图就是按照“三个城”的定位,打造开放、创新、高品质的新区。
家门口享受全方位社区服务
提到去年6月设立在“家门口”的服务站,家住浦东宣桥镇艺泰安邦小区的老党员张火根赞不绝口。张大爷今年已80岁高龄,身患多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以往独自坐车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单边时间花费在40分钟以上。如今,“家门口”服务站不仅解决老张的配药路程远、时间长的难题,还向他提供各种日常保健知识。
像老张家门口这样的“服务站”正在浦东全面铺开。据悉,浦东新区自2017年5月推进“家门口”服务体系以来,新区36个街镇,试点建设村居“家门口”服务站830个,其中村225个,居605个,试点覆盖面64.6%,今年上半年将在此基础上实现全覆盖。居民办事可以不出居民区,负责接待的值班人员基本都能当场办结;复杂问题也用不着到处跑,一口受理后,两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
改革不是自娱自乐,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当前,更多类似“家门口”的举措正在浦东新区落地生根:不断加码的“五违四必”和中小河道整治让居民感受到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显著改善;21公里全面贯通开放的黄浦江滨江东岸空间,让老百姓拥有更多公共活动空间和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各类高品质文化资源进驻社区文化服务中心,那里渐渐成了社区居民爱去、常去的地方。
“绣花式”管理智慧城市
特大型城市的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如何做到?背后考验的是体制机制的创新水平以及城市运行的智慧化水平。而浦东正在打造的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体系,正是这样高度集成的智能“城市大脑”。
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左右贯通”为目标,浦东构建形成区中心-街镇(特定区域)分中心-联勤联动站-村居工作站四个层面“1+(36+3)+X+Y”的城市运行网格化综合管理体系。将网格中心、应急办、安监局、“120”急救调度中心、防汛指挥中心、城管执法局信访分队6个部门(单位)作为整体入驻单位,将公安分局、城管执法局、市场监管局、建交委、环保市容局、卫计委、规土局、教育局等8个部门作为派驻单位,以指挥长负责、联席指挥、联勤联动等工作机制为衔接,实行高效指挥,实现快速处置,体现综合治理。
不久前,浦东乃至上海管理模块集成度最高的“智慧小区”诞生。它是南码头路街道西三居民区,大部分房屋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设施老旧,居住环境和安全指数差强人意。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技术,小区布设各类信息感知点1430个,功能覆盖了小区停车、消防、绿化、治安等领域,社区可以实现对人口的精准管理、对重点人员的精准管控、对违法行为的精准发现,提升各类社区警情和突发状况的处置效率,最终让百姓受益。
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
1210平方公里的浦东大地上,大部分空间属农村地区。如何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发展?浦东要破这个题。
2017年底,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印发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2020行动计划”。按照计划,未来几年浦东将以美丽家园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在城乡空间布局上形成新格局,浦东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实现“缤纷社区”建设、“城中村”改造、镇总体规划、村庄布点规划等“四个全覆盖”;在城乡环境治理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建设与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美丽乡村,美丽乡村达标村基本实现100%,农业废弃物处置率达到80%以上; 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上达到新水准,建设轨道交通、高快速路、主次干道、公共交通等“四张网”,实现轨交站点服务范围覆盖88%的镇,高快速路网“镇镇通”,主次干道覆盖88%的行政村,公交网“村村通”进一步优化完善;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迈上新台阶,通过缺配补点、改建修缮、资源共享等方式,基本实现社会事业15分钟服务圈全覆盖,做到城市化地区15分钟步行可达、城镇化拓展区15分钟步行和骑行相结合可达、远郊地区15分钟骑行可达;在郊区产业转型升级上探索新路径,新增8万亩高标准农田,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率提高到85%,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一项项举措的落地,带来的是社区、乡村面貌的变化,更是百姓的获得感。“缤纷社区”行动计划实施后,位于福山路与商城路交叉口西南方向的福山路跑道花园建起来了;在泥城镇彭庙村,“美丽庭院”建设“带”出乡村新面貌,人在村庄走,犹如画中行,村庄的公共区域能与城市小花园相媲美。当每一个在浦东生活和发展的人精神上有归属感,这个地方就有了最宜人的温度。(撰文 王志彦 杜晨薇 黄尖尖 舒 抒)